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倾世山河_72





  楚玄昭不由轻声念了出来。

  “——青衫罗得春几许,俏枝沾满杏花雨。柔丝一缕风,点得嫩蕊红。

  ——碧绦谁人洒,烟色笼车马。妙笺书愁思,重言共一枝。”

  愁思?重言?

  汉时韩信,便是字重言,他是说韩信?

  韩信一生戎马,其平生令后人高山仰止,最终却落得个“无兵造反”的冤死下场……

  这墨渊公子写到此人,又是何意?

  为何墨渊公子的周身和词作总是缭绕着一股悲意?

  “…好词。墨渊公子这么快就作成一首菩萨蛮,可真是才思敏捷啊!”楚玄昭不由感叹。

  墨渊公子不语,提笔在落款处提上了“墨渊公子”四个字,将纸拿了起来,轻轻掸了掸,递向楚玄昭,“送你。”

  楚玄昭连忙伸出双手将纸接在手中,眼中的笑意止都止不住,“多谢公子赠字。”

  楚玄昭看了看摆着的笔墨纸砚,突然有些手痒,心中又有些感思,不由拿了笔,重新铺了一张纸,也写起了什么。

  墨渊公子见状,没有打扰他,静静地看他书写。

  待他写完了,才取过来一看。

  他写的是一曲《高台望》。

  上阙是

  ——好春惊破昏思误,待得高台举目,山横水阻。流光飞度,河山无尽数。

  下阕是

  ——一手挥开万丈空,试敲钟鼓!若得君来向此,同驭风,共文武,注解千秋史书。

  虽然词作水平一般,但墨渊公子却从中看到了楚玄昭想要挥洒山河的无限豪情,只不过,墨渊公子看到下阕时不由眸光微微闪了闪。

  得君向此,同驭风,共文武么?自己恐怕要让他失望了。这‘注解千秋史书’恐怕自己也无法去助他完成。

  “玄昭不过随手而作,让公子见笑了。”楚玄昭见他一直盯着自己写的东西,有些不好意思。

  “看来,王爷是决意要画河山,只是,在下不过一介文人,恐怕帮不上王爷什么。”墨渊公子笑了笑,转开视线望向眼前的杏林,微微有些出神。

  楚玄昭见状,知道这样下去怕是又要惹他不虞,不着痕迹地扯开了话题,对此不再多言。

  “公子似乎很喜欢杏花?”

  “嗯。不过是贪慕春景罢了。”

  “江南春景的确醉人。杏花微雨,春风十里,无论何人来到这里,想来都会被这醉人的美景吸引吧。”楚玄昭也被这眼前的美景晃了心神,不由迷醉其中。

  他转头,便看到飞扬而来的柳絮沾落在了墨渊公子的肩头,心头一热,便又抽出一张新的毛边纸。

  书罢,双手捧给墨渊公子,“不才轻狂,回赠公子。”

  墨渊公子接过,展开来看,上面只有一句。

  ——青丝广袖柳絮沾,争与公子试罗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