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章(1 / 2)





  当今的慈仁圣母皇太后是正德帝的生母,在正德帝没有登基前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

  当时还是皇后的孝和母后皇太后因为迟迟没有孩子,提拔身边的丫鬟借腹生子,那丫鬟运气好,才侍寝一次就怀上龙胎,皇子生下来就抱给了皇后抚养。

  可惜孝和母后皇太后没有福分,在正德帝登基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

  正德帝虽然从小养在皇后身边,但是跟生母的感情更加深厚,养母只会鞭策他,管教他,期望通过他重得先帝的看重,但是生母总是会耐心的鼓励他,做好吃的点心哄他开心,当然,这一切都是偷偷摸摸私底下进行的。

  所以当正德帝掌权以后,不顾所有朝臣的反对,硬是册封了生母为太后,当时慈仁圣母皇太后奴婢出身可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幸好慈仁太后是个识趣的,安安静静的吃斋念佛,从不对朝堂之事指手画脚,前朝不满的声音才平息下来。

  后宫之人知道太后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也不敢招惹她,只恭恭敬敬的把她当活菩萨供着捧着。

  “这傅传嗣可真有皇儿说的那么好?”慈仁太后替儿子盛了碗汤,笑着问道。

  “字字珠玑,每一个政见都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不出五年,绝对是我大庆的肱骨之臣。”正德帝很是自得,觉得自己发现了一块璞玉。

  “那皇儿打算怎么安排这位状元官?”慈仁太后听了他的话,对傅传嗣更加好奇了。历来状元都是任翰林院编修,但听皇上的意思,这位状元是实干性人才,似乎另有安排。

  “我打算将他外放,好好磨练一下他。”正德帝早有打算,此次会试的策论就是他的考验,漓川自旱灾之后一直一蹶不振,那些老臣早就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处理事务,而漓川需要的是一个胆大敢于开拓的父母官。

  在皇帝心中挂了号是件好事,但治理漓川可不是什么容易的差事,慈仁太后不知道是该同情还是该羡慕。

  *****

  远在云田县的傅老头老两口,这段日子一直盼星星盼月亮,就是没打听到京城的消息。

  “你说老头子,我们三儿不会出什么事吧。”李氏记挂着儿子和孙儿,生怕他们在京城吃的不好住的不好。

  “呸呸呸,哪有你这么诅咒自己儿子的。”傅老头瞪了李氏一眼:“我们三儿那是文曲星下凡,这区区会试不就是手到擒来。”他梗着脖子,话说的硬气,底气却有些不足。

  这大庆人才济济,老三虽然在他们岭东数一数二,可放眼天下,谁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好消息,好消息啊。”门外响起的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听着像是朝他们这来得,难道是?

  老两口相视一眼,难掩惊喜,激动的冲了出去。

  “老夫人,老太爷,真是恭喜恭喜啊。”一个穿着县官卦袍的男子在田大春的带领下走到傅老头两口面前恭贺道。

  “这是......”傅老头的声音颤抖,还带着一丝不敢置信。县太爷都上门了,自家儿子绝不是普通的中进士这么简单。

  “你的儿子傅传嗣中了状元,圣上已经破格册封他为瀛洲知县,即日上任,现在他的官位已经在我之上了。”县太爷眯着双眼,培养出这样一个人才,这在他的功绩上也是亮眼的一笔。

  “状元,我儿子考上状元了。”李氏欣喜若狂,她熬了这么多年至于熬出头了。

  “祖宗保佑啊。”傅老头活了大半辈子,看到最大的官就是县太爷,现在他的儿子成了知县大人,他不就是老太爷了吗。

  “对了,那传嗣要上任了,那还回乡祭祖吗?”这也是傅老头最关系的问题。

  “回,当然回,陛下特地恩准他去瀛洲上任之前回乡祭祖,算算日子,还有半个月就要到了。”

  傅家老两口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心满意足,也不心疼银子,请来了镇上的大厨,整整摆了三天流水席。

  傅大牛和傅二牛虽然已经分家,但是这么大的事,两家也都回祖屋来帮忙。

  傅二牛有点小脑筋,用攒下来的银子做起了小买卖,这些年过得不错,把分到的几间房重新翻修了一遍。傅大牛只知道在地里埋头苦干,又娇惯唯一的儿子,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

  “傅传嗣居然考上了状元。”上辈子他不只是探花吗,一切都和她记忆力的不一样,孟氏开始怀疑,脑海中的记忆真的是真实发生的吗,会不会只是一个梦?

  大房分到三间半的房子,大丫三丫占了一间,傅大牛夫妇带着两岁的儿子住着一间,还有半间做了灶房,剩下的一间空着,暂时用来放分到的粮食。

  几间房破破烂烂的,别说老宅子,连隔壁的傅二牛家都比不过。

  “三伯考上了状元,现在已经是亲笔御封的七品知县,我们虽然分了家,但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你看看我们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要不等三伯回乡祭祖,我们就跟着去瀛洲吧。”

  大丫是过够了这种日子,原以为分家以后日子会好过一点,没想到完全不是她想到那样,他们一房没一个有本事的,只能靠着分到的田产度日。

  看看以前巴结她的小姐妹眼里隐约透露的对他们一家的鄙夷,她就受不了。何况她已经十四了,是时候找婆家了,她不想随便嫁给一个乡下泥腿子,所以,这次三房回家祭祖,是她最后的机会。

  “可是,我们跟三房早就闹翻了。”孟氏有点犹豫。

  “还不是你这个蠢货,你是求也好,跪也好,这趟三婶他们回来,你一定要把人哄好了。”大丫的语气完全不像是对娘亲在说话。

  “不然,你知道我会做什么的。”大丫狠狠的盯着她,话中的威胁让孟氏往后一缩。

  她手里还有她致命的把柄。

  ☆、第31章

  “爹,娘。”

  状元公回乡祭祖都有自己的仪仗,傅传嗣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大红的状元袍,后面跟着几十个护卫,芸娘和几个孩子坐在后头的马车上。

  傅传嗣一进村门就看到自己爹娘和全村的村民站在门口迎接他的到来,立马从马上跳下来,三两步上前跪倒在双亲面前,磕了三个响头。

  “三儿,我的三儿啊。”李氏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子,泪如雨下,将他拦在怀里:“你现在是状元了,娘吃了这么多年的苦总算是没白熬啊。”

  悲从喜中来,李氏只想把多年内心隐藏的不甘和埋怨都嚎出来。

  傅传嗣知道小时候母亲所受的委屈,他的努力有一部分也是为了让母亲更有底气。

  “好了,你个傻婆娘,没看到儿子和儿媳妇都还跪着,孩子的腿都快跪坏了。”芸娘早早带着几个孩子下了马车,看到相公跪着,也带着几个孩子跪了下来。

  傅老头看到儿子衣锦还乡也很激动,双眼湿润,用衣袖抹了抹眼睛,看到儿子一家都跪着,忙催促自家的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