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1 / 2)





  不能让韩奶奶看见,这是杨钒心里的第一想法。

  对于杨钒的这个反应处于兴奋中的她,还只是以为杨钒害羞呢。

  等韩奶奶收拾好厨房回来的时候,已经看见两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看书了。韩晓是做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然后顺带复习。杨钒则是拿着韩晓的书补缺失的一年。

  看到两个孩子如此自觉的学习,韩奶奶心里也是高兴的,没有打扰两人,把热水壶给放到桌腿处,就进里屋了。

  今天看杨钒这孩子身上穿的确实不保暖,她要把老头子之前的冬衣拿出来给杨钒改改。

  小小的院子里,静悄悄的,两个房间透出白炽灯昏黄的光晕,暖暖的,三个人都在各自默默地做自己的事,看着静谧而温馨。

  到九点的时候韩晓就招呼杨钒收书睡觉了,平时她和奶奶在家基本上也都是这个点开始收拾。

  把明天上学要用的书在书包里放好,给杨钒拿些她用不到的课本,让他放回房间等着明天看,韩晓打算去给奶奶打盆洗脚水。

  放好书杨钒出来就看见韩晓端着个木盆里边还有半盆水,正冒着热气,没用韩晓招呼就大步走过去接到手里端着了。

  “放哪?”

  “端屋里,给奶奶洗脚的。”

  知道要给韩奶奶,杨钒就端进东间了。韩晓拍拍说,心里甜甜的,杨钒知道孝敬奶奶,嗯,这很好。

  第二天吃完早饭韩晓上学的时候韩奶奶一再的叮嘱:“杨钒回去把东西收拾好今天就搬过来吧,晓晓中午在学校吃饭,到时候到镇上车子就给杨钒,让他带东西过来。”

  “好的,知道了奶奶。”韩晓笑嘻嘻的和奶奶摆手,示意他俩就要走了。

  “好了吗?”杨钒在前边问身后的韩晓,“嗯,坐好了。”

  等到了肯定答案的杨钒,回头和奶奶说了句:“奶奶我们走了。”就带着韩晓出发了。

  快到韩晓学校的时候韩晓直接下了车,让杨钒将车子骑走了。

  其实杨钒的东西并不多,而且韩晓都差不多帮他打包好了,所以杨钒也没有在家停留,直接将大件的包裹栓到车后座,然后小件的挂到车把上,本来就要出大门1了,但是看见厨房,他又把车子放好,拐了进去。

  厨房还有他之前和韩晓买的一些面粉和调料,杂七杂八的,等他收拾好,杨钒发现这还不好拿呢。

  后来想想,就又放下了,直接带着之前车上的东西回了韩家。

  “杨钒回来啦,来把东西放到西屋就好,已经给你收拾好了。”韩奶奶乐呵呵的帮着杨钒拿行李。

  韩家只有三间堂屋,以前东屋睡的是韩奶奶,西屋住的事韩晓,今天上午韩奶奶已经把韩晓的东西挪到东屋和她一起,把西屋留给了杨钒。

  “嗯,奶奶。”杨钒见人叫过打了招呼,就闷头跟在韩奶奶身后拎东西,一上午两个人终于把杨钒的东西给收拾妥当了。

  中午的时杨钒是跟着韩奶奶在家吃饭的,下午吃完饭先跟着韩奶奶去山上捡了两捆柴背会来才去镇上,先到自己家拿上午的那包东西,然后去韩晓学校附近人少的小巷等人。

  18.122.312.

  杨钒在外边无聊的坐在小巷等着的时候,韩晓此时正在学校上课。

  对于韩晓来说,数学课绝不会不是能让人享受的时光,就连物理她都不怕,却对数学每次都心存畏惧,因为上辈子她无论怎么学,数学始终是短板。

  上边的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唾沫横飞的讲解新例题,韩晓则快笔如飞的在下边做着笔记。

  “你记着这么多干嘛?不用记这么详细的。”韩晓同桌陈静把数学书立起来,歪头看着韩晓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小声说。

  “不会呀。”韩晓一边说着,眼都没有离开黑板,手下记录的速度也没有停。

  陈静小心翼翼的看了眼上边依旧激情昂扬讲着的数学老师,悄摸摸的说:“记了也照样不会,他讲的最后结果肯定和书上一样,但是过程总是七拐八拐的,根本就是把简单的题给弄更复杂了,听还不如不停呢。”

  “为什么?”韩晓第一听见关于数学老师这样的评论,有些意外,速度稍稍慢下来看着旁边还歪着脑袋的陈静问了一句。

  “就是那样嘛,他从初一讲课就这样呀,老怕咱们听不明白,总想把所有涉及到的知识都讲解出来,结果越扯越多,有些知识咱们根本就没学过,最后的结果就是咱们越听越糊涂。”陈静抱怨的看了一眼讲台上的年轻老师一眼,和韩晓说。

  “哦~”这老师从韩晓他们初一就开始跟着他们班了,她竟然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上辈子的韩晓小小年纪,虽然内向,但还是上课认真听讲的那种乖乖学生,所以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下课偶尔也会预习,但是数学成绩本来就不太好,而且对数学也没多大兴趣,自己学的不好,还真没把原因往老师身上想。

  这辈子吧,因为上辈子数学不好,而且不只是初中不好,是高中继续不好,大学依然不好的那种,所以这辈子即使重生了,拿着课本也本能的对它有些恐惧。为了能学好,每天认真做笔记,认真做题,还真没去思考老师讲授的方法对不对。

  难道老师讲的不对,听完陈静的话,韩晓看着黑板前依旧讲个不停的老师,有些跑神的想。

  “其实我也不是自己发现的,是我哥说的,你知道的,我哥之前在咱们学校上学的时候数学很好的,初一的时候,我的数学很差,我哥回家问我怎么回事,我答不上来他就找到了学校去找他原来的数学老师问情况,咱们数学老师这个问题还是我哥他们数学老师说的。”陈静看韩晓看着黑板发呆,以为她不信给她解释。

  “每个老师讲授的方法不一样,其实他讲的这些课下多看看也能理解。”韩晓说的是这些天她的切身体验,不知道是不是她前世的底子多少还有些用,所以这些天下来,她把老师讲课的笔记回去,多看几遍好好想想,还是能想明白,做对题的。

  “哎,咱们老师数学功底是不错,但是就是他太优秀了,才教不好的。他讲的知识面太广了,咱们根本就接受不了。初一的时候上课他能扯到初三才学的数学知识,现在讲的呢,就刚才他用到的那个函数公式,我上周才在我哥的课本上看到。”

  陈静他哥现在上的高二,也就是说他们老师刚才其实说的那道题的另一种解法,其实用到的是高中的知识,怪不得韩晓虽然没在课本上找到,却总觉得他刚才写的公式熟悉呢,原来是她上辈子高中学到的。

  “哪有能怎么样,既然有老师知道他这个毛病学校肯定会有人提出来,但是能不能改就不一定,咱们还是尽量适应吧。”

  韩晓觉得如果现在能把他们数学老师讲的学会,那么以后学习数学会轻松点。

  “好吧,既然你这么想你就继续跟着他学吧,反正我哥上次都给我讲过一遍了,做完作业不会的等下一星期我让我哥再讲讲,反正我不想听他罗里吧嗦的说那么多。”

  陈静的数学基本上都是靠他哥教的,自从知道他们班这个数学老师“教的不行”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听他讲课了。

  韩晓没有再反驳陈静,而是又认认真真的记起了笔记。他们班这么多人并不是人人数学都很差,而是两级分化严重,好的在全年级都拿得出手,不好的同学真的是考的一塌糊涂。

  所以即使老师教学方法和其他老师有些出入,但只要学生自己争气,依然能学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