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章(1 / 2)





  韩晓再次醒来的时候是躺在自己的床上, 恍惚间她还以为是周末她和杨钒回家, 午睡后醒过来时光。

  但是窗外隔壁王叔的那句“孝子叩首谢吊!”一下子就将韩晓拉回了现实。奶奶死了, 奶奶真的死了, 想到奶奶韩晓的泪就刷的就下来了。

  灵堂前传来一声声的唱和,韩晓觉得不对, 她还在屋里,外边叩谢前来吊唁的相亲又是谁呢。

  韩晓心底有个声音,但是却不敢相信。迅速的下了床, 穿好孝衣带好孝帽, 心如鼓锤,踉跄着出了屋。

  不用走近, 隔着那么一段距离,韩晓看着那个跪在灵堂一旁, 对着来吊唁人跪谢的背影就知道,杨钒,是杨钒回来了。他没有事,没有出事,完完整整的回来了。

  撑了韩晓三天的这口气,一下子就松了, 韩晓再无力向前, 蹲在地上哭的不能自己。

  旁边帮着招待人的婶子, 听见韩晓的哭声,看她蹲在地上哭的差点抽过去,赶紧上去劝她, 还以为是因为韩奶奶呢。

  外边的许婆婆听见韩晓醒了,赶紧端了碗热水过来,“晓晓,喝点糖水,你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许婆婆关爱的问她。

  “不用了。”韩晓被两个人婶子扶着,一手捂着嘴不让哭声传出来,一手冲许婆婆摆手示意自己吃不下。

  “唉,多少吃点吧,杨钒回来了,你家杨钒没事,醒过来就过来了,你看。”许婆婆指着杨钒的方向给韩晓说。

  许婆婆的语气明显的轻快了不少,杨钒不仅人没事,还披麻戴孝的以儿孙礼来送韩奶奶,这事不得不让人感到欣慰。

  当初她和韩婆子只是想着将来她们这些老家伙没了,给韩晓找个依靠,能在她难的时候拉她一把,不至于将来在婆家每个娘家人被人随意欺负磋磨,谁知道这一养,还真养出个“孝子贤孙”。

  许婆婆看着穿着孝服,跪在堂前绷着脸,跟着王二的唱词拜谢前来吊唁的杨钒,心里不由一叹。是个好孩子,韩婆子没有看走眼。

  韩晓喝了点水,实在是吃不下去东西,许婆婆就让人把韩晓扶到杨钒旁边跪着了。

  人家来吊唁,不仅需要子孙谢孝,还要有哭的女眷呢,所以韩晓还要在灵堂哭灵。

  韩晓跪下来之后,杨钒趁着换人拜祭的空隙,在宽大的孝服下握了握她的手,没有回头,也没有说一句话。

  半下午的时候,来家里祭拜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帮忙请的吹喇叭的乐班也过来了,在灵堂前开始吹奏。

  有了杨钒,韩晓少操心不少,扑在灵堂前哭了个天昏地暗。最然家里到处都是人,需要他们招呼的地方还有太多,但是杨钒还是抽空让找了一下韩涛,让他去镇上弄了蜂蜜,他怕韩晓的嗓子哭毁掉。除此之外他还让许三婶帮忙在韩晓休息睡觉的时候给她眼上用热毛巾捂捂,这几天韩晓眼泪跟决了堤的洪水似的,他怕她眼睛过后出事。

  但即使这样,韩奶奶下葬那天韩晓的嗓子还是哭哑了,眼睛也肿的不像样。

  第五天的时候,可能是村里人知道他们家就剩这两个半大的孩子了,不知道是同情可怜,还是真的热心,反正家里那天早上来的人挺多的,今天奶奶要入坟。作业韩晓一个没睡,守着灵堂。

  一切繁琐的事既需要他们,也不需要他们操心,因为村里王二叔会一道道唱和的提醒他们该做什么。

  四五天,不停的哭,不停的来祭奠的宾客跪谢,杨钒和韩晓除了因为奶奶去世心里上心,剩下的折腾了几天都有些麻木了。

  随着一声“起灵!”悠长的传遍整个村庄,韩晓和杨钒踏上了送奶奶随后的一程。

  鞭炮开道,最前边是抬着祭品的,然后是哀乐班的喇叭手,之后就是十六个人抬着的棺椁,后边跟着杨钒和韩晓。

  摔完瓦盆,杨钒扛着引魂幡,韩晓抱着奶奶的照片,两人披麻戴孝的哭着送奶奶入葬。

  跟在韩晓和杨钒身边的事许家和村里其他关系和韩家和韩奶奶不错的几个婶子大娘,最后边是一圈拿花圈的孩子。

  农村人最看重的就是死后有没有人送孝,杨钒知道以前村里是怎么说奶奶的,入了韩家,他就是韩家人,是奶奶的孙子,他替奶奶送孝,所以本应该是儿子孙子来做的事,杨钒全做了。

  送葬的时候一般都是每个路口会摆祭,放鞭烧纸,让亲友跪着哭一会儿,但是棺椁不下地,从抬起的那一刻起,直到坟地,都不会在放下。

  灵起,除了韩家院子,杨钒直接三步一跪三步一叩,以在高的礼送奶奶。

  当村里人看见杨钒的举动的时候,好多看“热闹”的人,全都惊讶不已。因为只有特别孝顺的儿子孙子才会这样三步一跪一叩,这种事多少年在他们十里八村才发生一次。

  “老韩家没白养他这几年。”

  “行呀,这杨钒还挺有良心的!”

  “是个孝顺!”

  “能被这样送一程,韩婆子怎么着都能闭眼了。”

  ……

  议论的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夸和羡慕的,不过这全都跟杨钒和韩晓无关,韩晓的已经头脑发昏,悲伤不能自已,整个人都被许家两个婶子架着,身体跟个木偶一样,但是哭声却又悲又伤,听得不少人都抹了抹眼睛。

  杨钒难过、伤心,他哭,但他知道他不能失了理智,这是韩家的大事,这是奶奶最后的大事,他是个人男人,他的扛起自己的责任,只有他强了,他担起了这一切,韩晓才能有个纯粹的悲伤。

  他不愿她就连祭奠也要被人打扰。

  韩家在西凹屯是没有祖坟的,当初韩爷爷是葬在后山的一块坡地上,现在韩奶奶也要往那下葬,虽不同穴,但能比肩相伴。

  哀嚎一路,留下的除了鞭炮的燃烧后的硝烟味道,就只剩随风飘散的纸钱。

  去的时候轰轰烈烈,回来的时候三三两两,莫名的让人感到悲凉。就这样,一个人一生,就这样走过了最后的过场。

  奶奶下葬,填土,韩晓直接就跪在那哭晕过去了,她是被人背回来的。杨钒没让人掐人中给弄醒,而是悄声的嘱咐许家婶子:“晓晓已经几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了,让她就这样睡会吧,不然醒了还是哭。”

  “好好,让她睡会儿吧,唉,可怜了这孩子。”

  杨钒叮嘱完没有说太多就出去招呼院子里乡邻了,人家帮着办事送葬,这是要管人家一顿饭的。

  虽然有人负责看着,但是杨钒还是到处转了转,拿起一条烟,挨个的给几个操心管事大爷叔叔送过去,给人道谢。

  其实事情到这还没完,中饭上来之后,感觉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才在一个管事的爷爷带领下,杨钒开始了真正的最后一道程序:孝子谢客。

  今天从里来了过半的人,韩晓当然不能一直睡着,再难过,她也是要出来谢客的,因为这是礼貌,所以在杨钒去谢客之前他就让人把她给叫醒了。

  孝子谢客杨钒是跟着管事爷爷的唱词鞠躬就可以,韩晓更简单,因为一般谢客都是男人的事,是没有她这个女娃什么事的,但是韩家除了她没有女眷,所以韩晓要给坐女客的每桌转转,对这些帮忙的婶子、大娘、嫂子等的女性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