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章(1 / 2)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写出来了!!不容易啊!!

  第64章 县城之行

  第二天, 李大明就买回了各式各样的药材, 准备回家大干一场, 整个李家小院都忙起来了。

  李果子说了具体做法, 还给加了一个称重的步骤, 书肆里卖的墨锭都是一两

  二两和四两的,李家制得墨自然也是这个规格的, 而且还提醒李山几人夏天雨水多, 要少加水多加点胶否则不好阴干。随后李山坐镇指挥,张氏陈氏和白氏三个主要负责烧灰筛墨和合墨, 李大明和李大白负责制作模子和杵捣,为了筛墨白氏还大出血买了一块细纱布。

  几人按照步骤把墨团捶捣均匀凝实之后,李大明和李大白拿着从村里边借的称, 称出一两的两份,剩下的不够只能给李果子和李长贵留下自己用了。李大明还从米店掌柜那里学到了做了改进方法, 把墨团放到制好的模子里压实定型之后, 半个时辰取出来,放到自己制得架子上阴干,并且在前几天不断地翻转, 防止它在脱水的时候弯曲有裂痕。

  这两块墨锭这么重要, 白氏都是放到小祠堂里,谁都不许靠近,只有在前几天翻动它的时候才能看几眼,一个月之后,李山和白氏才小心翼翼的进到小祠堂里。

  “老头子, 你快看看咋样了?”白氏心都提起来了,碰都不敢碰,生怕给碰坏了。

  李山双手拿起其中一块墨锭来,翻来覆去的看了一番,又拿出另一块看了一番,才小心翼翼的放下。

  “老头子,咋样啊,你快说话啊?”白氏急得都跳起来了,声音大的不得了,也把在门外等的李大明夫妇和李大白夫妇吓得不行。

  “出去说!你急什么呢!”李山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倒是有点气定神闲的样子。

  等一会大家到了堂屋里,李山小心翼翼的把那两块墨锭放到桌子上,“大明你看看,这墨咋样?”

  李大明一打眼立马就放下心来,对着光照了照,又闻了闻,拿着手指头敲了敲,才露出放心的笑容,“爹,二弟,我这几天闲着没事,可没少跟掌柜的打听,这墨的好坏啊,一要看墨色和光泽,二看有没有开裂,三看气味,四看敲击的声音,最后呢要看掂量重量!”

  “大哥,那咱们这两块墨咋样?”李大白听到这立马问道。

  “咱们看这两块墨,左边这一块墨色泛紫,富有光泽,你摸摸看这墨身细腻,右边的墨就差一些,发黑不够发亮,幸亏没有裂痕,否则就废了!”李大明顿了顿,继续说道,“闻着还挺香的,听着声音这块清脆,这块稍微有点沉闷,你们听听!”说完,李大明就把这块墨锭递给李大白,让他看看。

  “呵呵,大哥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也不怎么懂,快,让果子和长贵写几个字试试吧!”李大白接过来看了一眼,就放到桌子上,也不敢乱动生怕给弄断了。

  李果子和李长贵早就眼热了,听到这话,立马上手接过来,李长贵还跑回屋拿了笔纸和砚台,“果子,来来咱们写个字试试!”

  两人在砚台里滴了几滴,拿起那块一般的墨锭,细细磨墨起来。笔墨纸砚,李果子一气呵成,写了四个字,“不错,真不错,书写流畅,一点也没有粘滞感!爷爷你们看,这墨色黑亮,还不晕染,比我们用的墨好的不是一点两点!”

  李长贵放下笔,也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恩,果子说得对!这墨写起来可真顺手,爷爷你们看我觉得我写的字好像更好看了!”

  “爹,咱们这墨制成了!”李大明彻底高兴了,捧着李果子和李长贵写的字来笑个不停。

  “老头子!成了!成了!”白氏一听高兴得直拍手。

  “恩,成是成了,就看看能卖多少钱了!”李山抽了口烟,乐得眼睛都眯缝起来了,“先都别急着高兴,我们先算算这笔账!”

  “对,对,可不能陪了!”李大明不改账房本性,算起账来张口就来,“我们买的这些药材,麝香一两,冰片一两,青黛一两等等一共花了七两银子,噢,对了,牛胶买了五两,这个用的多,恩,这次治墨还剩下很多呢,我看还能用个十大几次呢!这样算起来一块墨锭的成本差不多也就在三百文左右!”

  李大明说完皱了皱眉,“爹,这是不是太贵了!要是买不到这个价钱,咱们不是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