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2 / 2)


  “没有,那个人往鲍德家的方向跑去了。他背着一个软背包,身穿深色服装,可能还穿迷彩裤。他的身材健壮、行动敏捷,伊凡说这让他想到自己的旧玩具,一些忍者武士。”

  “这听起来也不妙。”

  “一点都不妙。他可能就是对布隆维斯特开枪的人。”

  “布隆维斯特没看到他的脸?”

  “没有,那人一转身开枪,他就扑倒在地。事情发生得太快。可是据布隆维斯特的说法,那个人看似受过军事训练,这点和伊凡的观察吻合。我不得不认同一点:他行动的速度与效率都指向那个方向。”

  “有没有查明布隆维斯特为什么会在那里?”

  “问得清清楚楚了。要说昨晚有哪件事进行得很顺利,那就是对他的问话。你看看这个。”茉迪递出一份笔录,“布隆维斯特和鲍德的一位前助理有过联系,这个助理说有人利用资安漏洞锁定教授为目标,窃取了他的技术。这件事让布隆维斯特感兴趣,但鲍德过得像个隐士,几乎不与外界接触,买菜购物都由管家负责,这管家名叫……我看一下……拉丝珂太太,萝蒂·拉丝珂,顺便说一声,她还受到千叮万嘱绝不能透露教授的儿子住在这里。这点我等一下会说明。到了昨晚,我猜鲍德是觉得不安,想倾吐内心的一些焦虑。别忘了,他刚刚得知自己正面临严重威胁,加上警报器被触动,还有两名警察守着屋子,他可能担心自己来日无多吧,这已无从得知。总之,他在半夜打电话给布隆维斯特,表示有事相告。”

  “从前要是碰到这种情况会找神职人员。”

  “但现在找的是记者。其实这纯属臆测。我们只知道鲍德在布隆维斯特的语音信箱的留言内容,除此之外并不知道他打算跟他说什么。布隆维斯特说他也不知道,这我相信。不过好像只有我一个人相信。对了,那个超级讨厌鬼埃克斯壮就深信布隆维斯特有所保留,以便在杂志上爆料。我觉得太难以置信。布隆维斯特是个难应付的头痛人物,这我们都知道,但他不是那种会故意妨碍警方办案的人。”

  “绝对不是。”

  “埃克斯壮态度很强硬,说应该以伪证罪、妨碍勤务罪逮捕布隆维斯特,天晓得还有哪些罪名。”

  “这样没有帮助。”

  “就是啊,考虑到布隆维斯特的能耐,我想我们最好还是跟他保持良好关系。”

  “应该还得再找他谈谈。”

  “我同意。”

  “卫斯曼怎么样了?”

  “刚找他谈过,他的说辞没什么启发性。卫斯曼跑到市区的每家酒吧——艺术家酒吧、剧场餐厅、歌剧院咖啡、丽希餐厅,你可以想象吧——为了鲍德和孩子的事咆哮怒骂,几个小时没停过,都快把一伙朋友逼疯了。他喝得愈多、砸的钱愈多,就变得愈固执。”

  “这件事对他为什么这么重要?”

  “一部分是心理上的障碍。酒鬼都是这样。我记得我有个上了年纪的叔叔,每次一喝醉,就会很固执地盯住一件事。不过卫斯曼显然不止如此,一开始他不停地抱怨监护权的裁决,要是换成另一个人,大家可能会以为他真的很关心那个孩子。可是这次的情形……你应该知道卫斯曼曾经犯下伤害罪。”

  “不,我不知道。”

  “几年前他和一位写博客的时尚博主荷娜塔·卡普辛斯基交往过,把她打了个半死,甚至差点毁容。鲍德也曾想举报他,只是文件一直没送出去,可能是顾虑到自己的法律立场,但他显然怀疑卫斯曼也对他儿子施暴。”

  “你说什么?”

  “鲍德发现孩子身上有好几处不明瘀伤,自闭症中心的一位心理医师也证实这个说法,所以……”

  “……卫斯曼之所以跑到索茨霍巴根去,恐怕不是因为爱和关心。”

  “比较可能的是为了钱。鲍德带回儿子以后,就不再支付他原本答应付的赡养费,或者至少没付那么多。”

  “卫斯曼没有试图去检举他吗?”

  “照这情形看来,他很可能是不敢。”

  “监护权的裁决还说了什么?”包柏蓝斯基略一停顿后问道。

  “说鲍德是个不称职的父亲。”

  “他是吗?”

  “他当然不是坏人,就跟卫斯曼一样。但出过一次意外。离婚之后,鲍德每隔一星期会和儿子共度周末,当时他住在东毛姆区的公寓,满满的书从地板堆到天花板。有一次周末,六岁的奥格斯人在客厅,鲍德则是照常待在隔壁房间的计算机前面。详细情形并不清楚,总之有一座小折叠梯靠在其中一个书架旁,奥格斯爬了上去,很可能是拿了较高处的几本书,结果跌下来摔断手肘。他昏了过去,鲍德却什么也没听见,只顾着工作,直到几个小时后才发现奥格斯躺在书堆旁的地上呻吟。他立刻变得歇斯底里,马上开车送孩子去挂急诊。”

  “然后就彻底失去监护权了?”

  “不止这样。他被断定为情绪控制不良,没有能力照顾孩子,因此不准与奥格斯单独相处。不过老实说,这份裁定我有点不以为然。”

  “为什么?”

  “因为那个听证会根本是一面倒。前妻的律师炮火猛烈,得理不饶人,而鲍德则是唯唯诺诺地说自己没用、不负责任、不配活在世上,等等。在我看来,裁定书的内容充满恶意与偏颇,大意是说鲍德从来无法与其他人互动,始终躲在机器的世界里。这次我稍微深入地了解他的生活之后,对于这案子的处理实在不怎么认同。法官把他滔滔不绝的内疚与自责奉为真理了。无论如何,鲍德非常合作,诚如我刚才所说,他同意付一大笔赡养费,好像是每个月四万,外加一笔九十万克朗一次付清,以备不时之需。过后没多久,他就去美国了。”

  “但后来又回来了。”

  “对,这其中有几个理由:他的技术被偷,也许已经知道是谁干的,加上他又和雇主发生严重争执,但我认为也和儿子有关。我刚才提到的那个自闭症中心的女医师,最初对孩子的发展十分乐观。没想到情况完全不如她预期,她还接到报告说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汉娜·鲍德和卫斯曼并未负起该负的责任。当初说好让奥格斯在家自学,但那些特殊教育的老师似乎受到挑拨离间彼此不合。孩子受教育的钱很可能被挪用了,也很可能伪造了老师的名字,诸如此类。不过这完全是另一回事,以后可能得有人去查一查。”

  “你刚才说到自闭症中心那个女医师。”

  “对,她觉得不对劲便打电话给汉娜和卫斯曼,他们跟她说没事,但她隐约感觉他们没说实话。于是,她没有依标准程序先行通知就去作家庭访问,他们拖拖拉拉,好不容易才让她进去,她看得出孩子情况并不好,发展停滞不前。她还看到那些瘀伤。所以她就打电话到旧金山与鲍德长谈,不久之后鲍德便搬回来,不顾监护权的裁定,把儿子带回索茨霍巴根的新家。”

  “如果卫斯曼一心想要孩子的赡养费,那鲍德是怎么做到的?”

  “问得好。据卫斯曼的说法,孩子可以说是被鲍德绑架走的,可是汉娜有不同说辞。她说鲍德突然出现,但整个人好像有所改变,所以她就让他带走了孩子。她甚至觉得孩子跟着父亲会比较好。”

  “那卫斯曼呢?”

  “据汉娜说,卫斯曼喝醉了,又刚刚接到一部新电视剧的重要角色,所以趾高气扬,自信过了头,才会答应。不管卫斯曼再怎么没完没了地假装关心孩子的好坏,我想他还是很庆幸能摆脱那孩子。”

  “结果后来呢?”

  “后来他后悔了,最主要还是因为他无法保持清醒而被换角了。他忽然又想把奥格斯要回去,当然了,不是真的想要孩子……”

  “是孩子的赡养费。”

  “没错,他的酒友证实了这一点。昨晚卫斯曼刷信用卡刷不过,真的就开始为孩子的事大呼小叫骂声连连。后来跟酒吧里一名年轻女子讨了五百克朗,大半夜搭着出租车去了索茨霍巴根。”

  包柏蓝斯基沉思片刻后,又再次凝视着茉迪儿子的照片。

  “真够乱的。”他说。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