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节(2 / 2)


  这样一来,早晚往返村里耽搁的时间就太多了,不得不考虑在城里居住了。当她在饭桌上提出住校的时候,顾爷爷第一个反对。

  “珍珍,你现在正是关键时期,学校寝室里人多,住宿条件又不好,容易产生矛盾。”

  “顾爷爷,我就埋头苦学不会与人产生矛盾的。”她好歹重活一世,自然不会与小女生们一般见识。

  “不是你的问题,同一屋檐下,需要各种磨合。你现在分秒必争不必要浪费时间去磨合。”

  “那,要不在城里买个房子?”虽然现在城里商品房还刚刚兴起,但想买,多花些钱还是能找到的。

  “那哪里来得及呀!这一来一往都快高考了。”贾妈妈是经历了好几次找铺面的事,深知其中麻烦。

  “住顾爷爷家里呀!”顾老爷子提出早已考虑好的意见。“爷爷家里有阿姨负责做饭,离你学校又近,环境又安静完全适合你复习备考嘛!”

  顾慕澜不动声色,悄然在桌下握住了她的手,换来了她的轻轻一拧。

  “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是不是你嫌弃爷爷家小?是,爷爷家是比不上你家舒适……”

  “顾爷爷,我不是那意思!”开玩笑,军区大院呀,位于一环路上,传说中的西贵南富的结合地带,后世房价十万以上,还有价无市,嫌弃会糟雷劈吧。

  “叔叔阿姨,你们放心。我父母另有住处,家里平时只有阿姨在家看屋,最是安静。”顾慕澜当然猜到对方在顾虑什么。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贾爸贾妈也不好推辞。

  “那就打扰了。”

  “说得什么话,老头子我在你家吃住可是很坦然的,不觉得打扰啊!”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贾珍珍收拾了包袱出来的时候,看到顾慕澜也提着行李箱,她诧异的问,

  “你干嘛也收拾行李呀?”

  “我不放心你单独住我家。”

  “可是,有你在我更不放心吧……”她小声嘟囔着。

  “你说什么?”顾慕澜不动声色,他的女孩心思大了,知道本能的躲避风险了……

  “没说什么……”她赶忙摇头否认,期期艾艾的问,“那你这样打算怎么给我爸妈说呀?”

  “说什么?我收拾些无用的冬装回家,有什么可说的?”他最喜欢逗她,看她无措的样子。

  贾珍珍进城以后,顾慕澜就没在回贾家村住了。

  第33章 各方目光汇聚

  贾珍珍的高三最后一学期是在顾慕澜的陪伴下度过的, 或者说是她能考上心仪大学顾慕澜功不可没。每天他先送她去学校,再回转去做自己的事,她下晚自习的时候,他已经在校门外等候了。她有些疑惑, 怕耽搁他的工作。权利与责任并存, 身兼父母两族职责的他日常并不轻松, 他摸了摸她的头, 她担忧的样子纳入眼底, 情难自禁的把她拥进怀里,

  “能够陪伴你对于我而言是一件享受的事, 是我努力工作后最大的放松。”

  贾珍珍如愿以偿的踏入容大农学院的大门。农学院作为全国都数得上号的院系, 掌门人是知名的贺院士。她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时候, 是在学院宽阔的试验田里。农学院占地最大,在学校后山脚下有五十亩的试验田。在半米多高的水稻田里,戴着草帽、裤脚挽到膝盖上的贺院士, 若不是戴着厚底眼镜、手上抱着木板文件夹在那记录指标, 真心与贾家村的老农没有半分区别。他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身体力行,扎根土地才能学好专业。

  身兼使命的贾珍珍在学业上用如鱼得水来形容。她总是最早来, 最后走,天天泡在田里旁观吸收着先进的理论知识。贺老最喜欢勤勉的学生, 破格带着她跟研究生班的学生们一起做试验, 一开始是打下手, 再过两年就亲自上手带徒弟。

  老师带着师兄们在试验田里一代代的育种、选种、杂交, 贾珍珍就在空间里专门开辟了一块土地, 种植各样种子。师生们辛勤劳作一季度以后,试验种子的成果却不甚理想。她看着空间里大丰收的植物们陷入沉思。比如,这代作为试验母本的小麦,已经经过几代杂交育种,主要是为了提高抗倒伏能力,就等种植收获验证了。试验田里的小麦在灌浆前后还是产生了大面积的倒伏。空间里的那株小麦从形态的粗壮到麦穗的大小,以及产量上看,都高出了很大一截。

  老师为此大病了一场,好几天没到学校了,师兄师姐们在结束这个课题以后都恹恹的离开了。她一个人待在实验室里,从空间里拿出那株麦穗把玩着,观察着。空间的优化作用,使种子在种植以后各样优点被放大,缺点自动消弭。可,怎么能把这个东西光明正大的拿出来呢?她亲眼见证农学专家们的辛勤付出,有心做些什么。

  “这,这头麦穗从哪里来的?!”身后突然传来一个颤抖的声音。

  贾珍珍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有些惊讶,这不是生病的老师,他脸色依然苍白,可见身体并未痊愈。

  “贺老师你怎么来了?”

  “我放心不下试验田。别管那些,你手上这头麦穗从哪来的?跟我想象中成功了的容优三号的性状一样!”

  贾珍珍慌了,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会被碰到,她眼珠乱转,想着借口。

  “你这孩子,要急死我呀!到底怎么回事呀?”

  急中生智说的就是贾珍珍这种临场发挥,

  “那个,老师我说了,你可别生气!”

  “你快说吧!”

  “这株麦穗是在我家院子里发现的。”她飞速组织语言,只能往灵气充沛的贾家村推了,反正村里面植物产量好也是客观存在的,不怕研究。“周末我回家的时候,在花圃里发现这株麦子长得特别大,就把麦穗掐了来。我也想了很久,估计是我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散落了一些到衣服兜里了。回家的时候洗了衣服,又晾晒在院子里。这粒种子从兜里掉了出来,又落到土里,就长了出来了。”

  这是一个概率很低的借口,但仔细推敲,又能解释得通。贺院士仔细思考着,最后斩钉截铁的道,

  “走!咱们去你家里看看!”

  “啊?这个时候?”贾珍珍看了看外面已经暗下来的天色,劝道,“老师,你的身体还没好,这天色也太晚了,走山路不安全。”

  “有了这株麦穗,我什么病都好了!”贺老师笑得眼角眉梢的皱纹都出来了。“今儿实在来不及了,通知你的师兄师姐们,咱们明天一早就带上仪器出发!”

  贾家村的超市开在城西,附近有大学、部队院校、又有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路高开高走,成为了容城最知名的超市。在贾珍珍的建议下,走精品高价值路线。提高门槛之举实在是迫不得已,常年门外排长队,超市发放的排号卷已经成了黄牛党们操作的目标。是的,超市在经营一个月之后不得不引入最早期的排号、限购机制。但凡吃过贾家村出产的蔬菜就没人想要将就其他。就这样,贾家超市也只能开门营业不过三个小时,贾家村有限的土地资源,所出产的作物在容城这个广袤的市场面前,不过是滴水入大盆。

  隔了一条街的倭国驻容城总领馆内,参赞坐在书桌后面,翻看着机要秘书奉上的调查报告。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总领馆要举办一场招待宴会,受台风影响,倭国空运食材的航班迟迟无法起飞,最后被迫在本地采购食材,选择了售价最高的一家精品超市贾家村特产超市。日本饮食讲究原汁原味,厨师长看着这些食材足够的新鲜,品质也尚好就选择做成了传统日本料理。

  当这样一桌高档料理呈现在吃遍全世界的叼嘴政客面前的时候,起初是不被看中的。因为最顶尖手艺的厨师长在品尝过食材以后,选择了日本料理界最顶尖的技艺,返璞归真。即,食材已经足够的好了,那么就不需要用花哨的手法去破坏食材本身的口感。

  最先呈上来的是生鱼片,薄薄的鱼片就那么简单的卧在山泉水凝结的冰面上,连简单的花草装饰摆盘也无。雪白的鱼肉带着一丝丝红痕,如美人含羞的脸庞一般,木质的筷子挟起一块颤颤巍巍的鱼片送入嘴里,细腻回甘弹牙,不带丝毫鱼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