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2 / 2)

  徐姨娘性情老实,崔海正和她说起这事时,她一心只想这是为了安哥儿的前途着想,此时崔世君这么一说,徐姨娘唬得脸色微白,连话也说不出了。

  崔世君语气放缓,她道:“刚才我已劝了爹,其中的厉害关系,也跟他说清了,这会儿他心里不自在,我就不碍他的眼了,你进去陪陪他,要是有甚么事,你明日再来回我。”

  徐姨娘应声称是,崔世君看着徐姨娘进屋,她抬头向着乌沉沉的夜空望去,忽然想起宁国老侯爷霍云,此刻,他又在哪里呢?

  第53章

  不知不觉, 炎夏悄然过去,崔世雅带着小元宵也回到夫家, 眼看霍嘉和莫婉的婚期渐渐临近,幸而两府有得力的干将,再者二位新人都是利落爽快的人, 崔世君这个官媒省心省力, 很快便将繁冗的婚事打理得妥妥当当,不过, 也不是没有烦恼的事情, 离着婚期没几日了,宁国老侯爷还没有回京的意思, 宁国府给他带了几次信,也没个回音。

  这些日子, 崔世君除了忙着霍嘉和莫婉的婚事, 再一则,院试快到了,崔世安没去学堂, 专心在家中念书, 崔世君特地吩咐家人不可打搅他, 是以这几日家里静悄悄的, 唯恐吵到他用功。

  九月,院试的这一日, 恰好是立秋, 天刚亮, 崔世君起床出了闺房,却见家里别的人比她起得更早,此时众人聚在堂屋,崔世君穿着一身簇新的衣裳,桌上放着书箱和干粮,他见了崔世君,恭敬的先问了一声早安。

  崔世君点头,她抬眼扫了一圈,唯独不见徐姨娘,一问才知她和翠娘在厨房给崔世君做早饭。

  崔世安看到家人一个不少,难为情的笑了笑,说道:“甚么大不了的事,倒要你们一个个起了大早来送我。”

  崔世君望了一眼崔老姑姑等人,笑道:“安哥儿这话很是,又不是多远的地方,这么兴师动众的,你们只管散了。”

  崔世柔惯爱跟崔世君抬扛,她道:“你特意起了一个大早,不也是来送安哥儿的?”

  “福叔今日去送安哥儿,没车送我去衙门,我可不就得早起么。”崔世君笑道。

  考试的地方设在通州,因此崔世君打发崔福陪他同去,秋试只考一日,晚上就能回城,那崔世君坐在崔老姑姑身旁,她问崔世安:“备用的笔墨带了么?”

  崔世安老老实实的答道:“东西都带齐了。”

  崔世君点头,不再多话,不一时,徐姨娘等人端着做好的早饭进屋,一家人净手,围着饭桌坐下一同吃饭。

  用完饭,眼见时辰不早,崔世君心想今日去往通州的官道上必定车多,故此早早打发崔世安出门,崔世安和家人打了一声招呼,乘上马车出城考试。

  送走崔世安,家人各忙各的去了,离上衙还早,崔世君送老姑姑回屋,陪着她说起闲话。

  前些日子,老姑姑偶感风寒,这两日正在服药,没过多久,崔世柔送来煎好的汤药,老姑姑服完药,崔世君把装着蜜饯的碟子递到她老人家的面前,嘴里说道:“老姑姑,吃些蜜饯压一压苦味。”

  崔老姑姑捻起一颗蜜饯含在嘴里,随后靠在引枕上,她对崔世君说道:“我听你姨娘说,王家那姑娘还算不错,你要是也看着好,就找个日子定下来罢。”

  崔老姑姑嘴里所说的王家姑娘,正是毕远文远房姑姑家的姑娘,上回崔世柔一提,崔世君便叫她寻空上门走动,又露出崔家想要结亲的意思,起初王家听说崔世安是姨娘生的,家里还有个和离的二姑娘,似乎有些不大情愿,后来她家私下找人打听,见崔家规矩齐整,只有他一个小哥儿,还是正正经经的读书人,口风便有些松动。

  如此一来,崔世君和徐姨娘借着访亲的名头,去了王家一趟,王家的见崔世君举止落落大方,姨娘也温和敦厚,原本只有五六分愿意,立时变成七八分愿意了。

  “老姑姑你放心,我这阵子忙完了宁国侯的婚事,就找王家定下安哥儿的亲事。”崔世君说道。

  崔老姑姑笑了笑,她扭头望着崔世柔,又问道:“你和夏小哥儿处得如何了?”

  崔世君气鼓鼓的瞪着崔老姑姑,嗔道:“说安哥儿的事呢,为何又扯到我头上来了。”

  先前夏小清为崔世柔蹲了一回班房,两人忽然就走得近了,夏小清三不五时还到崔家来吃饭,只是他二人光这么处着,又不成亲,左邻右舍免不了当作笑话来看,后来见得次数多了,就懒得再议论了。

  崔世君故意说道:“你要觉得夏小清哥儿好,就嫁给他算了,没得每日勾着他来白吃我们家米面。”

  崔世柔听了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她道:“你这话不讲道理,人家哪回上门没拎着十几斤猪肉过来,这半年里,咱家怕是已经吃了他家两三头猪呢!”

  等她说完,方才看到崔世君一脸促狭,崔老姑姑跟着笑道:“是不是,刚说他一句不好,你就和你大姐争起来了,你这丫头的坏脾气,也就夏小哥儿能受得住。”

  崔世柔不吭声,崔老姑姑说了她两句,又恐说多了她不耐性,便住了嘴,

  说了几句闲话,日头渐渐升起,崔世君该到衙门去当差,她带着阿杏,没雇马车,直接走路去衙门,半路上遇着私媒赵姥姥,赵姥姥是个包打听一般的人物,得知安哥儿去考学,嘴里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倒,崔世君谢过她,两人说了几句话,各自散了。

  且说这一日,崔世君跟往日一样,不紧不慢的打理公务,待到落衙的时辰,仍旧跟早上一样走路回家,路上,偶尔能看到回城的学子,听着他们嘴里说起考试的情景,崔世君难免想起崔世安,今年已是他第三回 考秀才,也不知这回能不能考中。

  崔世君到家时,崔世安和崔福还没回来,这一整日,崔海正在家中如坐针毡,这会儿看见别人家考学的孩子都回城了,就崔世安还不见人影,这嘴里便念叨个不停,起先家人还宽慰他,后来连徐姨娘也不劝他了,崔海正见家人不搭腔,索性守在二门,伸长脖子等着。

  约莫过了一顿饭的工夫,终于听到外面传来声音:“哥儿回来了。”

  堂屋里的崔世君走到门口,看见崔世安推着崔海正的轮椅进了院子,她朝着崔世安一笑,说道:“回来了。”

  “大姐,我回来了。”崔世安说起回家迟了的缘由,他道:“进城的路上遇到宁国侯,他看见福叔,又见我是崔家的孩子,便跟我说了几句话,这才耽搁了。”

  今日一连考了三场,最后一场是考官们招了众位学子叙话,霍嘉作为副考,自然也在其列,崔世安认得霍嘉,霍嘉却并不认得崔世安,直到考完后,才知道他是崔世君的弟弟。

  崔世君想了一下,问道:“侯爷见到你,都说了些甚么?”

  崔世安回道:“倒没说别的,只问我可曾取了表字,在何处读书,拜的老师是谁。”

  崔世君正要再问,崔海正打断她,满脸不悦的说道:“行了,安哥儿累了一日,刚进家门就问个不停,你叫她们赶紧摆饭罢,想必安哥儿早就饿了。”

  自打上回崔世君没有把崔世安引荐给宁国侯霍嘉,崔海正心里就一直憋着气,此时听说崔世安不靠崔世君,就和宁国侯说上话了,自以为崔世安给他争了一口气,不禁有些自得,崔世君笑着摇头,没跟她爹计较,只招呼家人摆饭不提。

  院试过后半个月,一眨眼就到了放榜的日子,这日崔世君休沐,一早,崔世安邀了学里的同窗去看榜,直到日中,还不见他回家,家人聚坐在一起,禁不住有些心中忐忑,崔世柔是个心直口快的,她道:“究竟是好是歹,这个安哥儿也不回来报一声,白白叫人替他悬着心。”

  崔海正瞪了崔世柔一眼,说道:“你闭嘴,安哥儿每日废寝忘食的念书,一定能考中。”

  崔世柔撇着嘴角,没跟他争辩,一家子又等了半日 ,就见崔福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门,他刚进屋,就道:“哥儿考中了!”

  “真的?”崔海正楞了一下,出声又问了一次:“安哥儿果真考中了?”

  崔福喘了两口气,他道:“考中了,哥儿的名字就在榜单上呢,考了第十七名,听别人说,学里的先生正带着哥儿他们几个到文庙里去拜孔了。”

  “好,好得很!”崔海正抚掌,脸上欣喜若狂,一时,屋里喜气洋洋,崔老姑姑笑呵呵的说道:“安哥儿考中秀才是喜事,快去给列祖列宗烧柱香,叫他们也欢喜欢喜!”

  “不忙,等安哥儿回来了,再给祖宗烧香不迟!”崔世君说道,崔世安考了三回,总算考上秀才的功名,崔世君这个当姐姐的自然也高兴,她叫来崔福家的,嘱咐她们备些好菜,崔海正说道:“不光要准备好菜,还需挑个好日子,宴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乐一日。”

  崔世君见她爹崔海正乐坏了,正色说道:“咱们自家乐一乐倒罢了,亲朋好友就不必宴请了,宫里的老太妃身子不太好,城里各家府上宴饮举乐都停了,安哥儿刚中一个秀才而忆,还是不要太张狂。”

  崔海正一听,顿时有些扫兴,不过他向来胆小怕事,听闻这干系宫里的老太妃,只得不情不愿的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