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后皇后娘娘改嫁了第24节(1 / 2)





  “也好。那你出宫吧。”因戚鸾甜甜蜜蜜地靠在了他的怀里,皇帝顿时心头一热,心不在焉起来。

  他一边挥手命內侍去私库取了十万两的银票陪戚颜一同回承恩公府搬家,一边又对戚颜说道,“阿颜,你的好,你姐姐都记着呢!你是她的亲妹妹,她往后一定待你好!”他没有再去追问戚鸾为什么口口声声说怕妹妹会伤害她,不敢回家这样的事。

  这大概就是相恋的人下意识的忽略。

  自然也没有为戚颜做主的意思。

  戚颜也没有需要他主持公道的想法。

  她进宫,不客气地质问戚鸾,不过是寻个最好的理由从让人窒息压抑的承恩公里离开罢了。

  只是这份维护,她并不在意,戚鸾却忍不住弯起眼睛笑了。

  她笑着看向皇帝,美艳绝伦的面容熠熠生辉。

  或许是心爱的人在身边能忘记一切,她也忘记回应皇帝对戚颜说的那些姐妹情深的话。

  直到如今,姐妹相见,她即将成为皇后,也并没有对自己的妹妹说一声抱歉。

  天真的,被娇养长大无忧无虑的美好姑娘,哪里还会记得赔礼道歉那样的小事呢?

  戚颜转身就走。

  “没规矩的东西!”见皇帝与戚鸾这样示好,可戚颜竟然依旧是一副不知好歹的样子,戚太后不由脸色铁青。

  她只觉得戚颜狂妄又放肆,明明进宫口口声声谢恩,可她直到离开宫中,也不过是来去匆匆。既没有给戚太后行礼请安,也没有对戚太后道谢,只和皇帝说了几句敷衍的话,就仿佛这宫里没有了旁人一般抬脚就走了。

  这完全是没有把她这个太后放在眼里。

  可皇帝却并没有发觉。

  “这样无礼放肆的丫头,皇帝你怎么还能对她这样和颜悦色?”

  眼看着戚颜就这么走了,太后顿时对皇帝不满地说道,“我听说昨日淮王去见了她,不知她和淮王挑拨了什么,淮王盛怒而去!皇帝!我对你说过,淮王是你的臂膀,朝中,军中,只要有了他扶持你,日后你就不必顾虑魏王与成王!你怎么没有质问她这件事!”

  承恩公府发生了什么,哪怕淮王与戚颜的对话没有被人知道,可多少府中下人都看见淮王怒气冲冲闯入了戚颜的院子,许久之后才离开承恩公府。

  想到淮王与承恩公交恶,再想想虎视眈眈的魏王,戚太后难免生出几分警惕,对皇帝说道,“她挑拨皇帝与淮王之间的和睦,陛下该训斥她才是!”

  “朕忘了。”皇帝才从戚鸾温柔如花一般的笑靥里清醒过来,不由不安地说道。

  明明戚太后叮嘱过他,要质问戚颜关于淮王的事,要训斥戚颜自己受了委屈就不顾大局。

  可是,可是当戚颜就在面前,他就什么都给忘了。

  还给了戚颜十万两安家费。

  瞧着他这糊涂的样子,戚太后只觉得心口刺痛,下意识捂住心口半晌,难免露出几分忧虑。

  戚颜到底和淮王说了什么,她如今都不知道。

  只是……淮王到底怎么才能对戚家消气,依旧如从前一般对她,对皇帝忠心耿耿呢?

  她的心里难免思考起来,也顾不得甜蜜地依偎在一起,许诺日后进宫后如何琴瑟和鸣的皇帝与戚鸾了。

  倒是戚颜从宫中出来,先往皇帝赏赐自己的长安郡主府去了。

  因有皇帝的內侍领着,浩浩荡荡的几辆宫车就带着皇帝又想到的绫罗绸缎的赏赐往郡主府去了。

  这一路上,自然也有无数的人瞧见了宫车,待知道被姐姐夺了后位的长安郡主进宫谢恩了一朝,又得了皇帝的十万两开府安家费用,还有好多车的绫罗珠宝,便不免有人惊叹。

  都以为戚家二姑娘是可怜虫。

  可是如今瞧着,这长安郡主在皇帝的心里位置很高。

  不然如果做不成皇后,哪里还能风风光光地得到赏赐,招摇过市呢?

  一时之间,曾经戚家弃妇的那些笑话都没有了市场。

  戚颜从不介意风风光光地生活。

  她一路声势浩大地到了长安郡主府,此刻中门大开要迎她进去,却见另一侧,魏王正沉默地带着几个人站在那里。

  当看到魏王正在郡主府门口,她挑起帘子看了两眼,忙从车上下来,衣裙蹁跹走到魏王的面前福了福,这才问道,“王爷怎么会在我家门口?”

  她很自然地说起这就是她的家,魏王褐色的眼睛闪过一道明亮的光,看了看她背后的宫车,这才对她说道,“你说你会来看看你的郡主府。”

  “王爷是专程在郡主府等我?”戚颜听出魏王的意思,笑着问道。

  打从魏王吃了一顿饭,她就与他更亲近起来,不似从前拘谨了。

  “王爷等得累了么?专程在这里等我,等了多久了?”

  “没有很久。”见她笑吟吟地与自己说话,魏王的声音也柔和了几分,看着她清艳的脸说道,“且也不算专程,我的王府就在对面。”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挂着魏王府的匾额,戚颜没有想到自己与魏王还有这样的缘分,竟然做了邻居,又觉得自己刚刚的话像是自作多情了一般。

  原来他也不是专程等她。

  不过是走出自家王府,路过她的郡主府罢了。

  想到自己刚刚心里生出的那淡淡的异样,戚颜的心里松了一口气。

  魏王待她最近很用心,她一直都感激他是个公正的人,也觉得他是个热心人。

  可再热心的人,也不会在她的家门口这样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