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1 / 2)





  顾驰笑着回答,“我爹娘自会教育孩子,倒是张婶家的儿子需要好好管教一番。”

  他从怀中掏出五枚钱,还有竹箱里的笔墨纸砚,“这就是第一名的奖励。”

  张婆子凑上去翻来覆去查看,甚至喊来村里其他中学的学子,“张婶,顾驰真的是第一名,我们都知道。”

  听到这儿,她才死心,顾驰笑眯眯接过东西,伸出手来,“婶子,咱们说好的。”

  其他人也都看着,张婆子不情不愿把那两枚铜钱甩在他手上。

  顾驰接过来,“张婶再见,要是下次您还不相信,只要掏钱,我保准还让您检查。”

  说完这些,他径直回家,看着手心里躺着的两枚铜钱,没关系,这只是开始,他会用自己的实力证明。

  看见顾驰的身影,在墙角数蚂蚁的大宝迈着小短腿跑来,“小叔,我帮你提东西。”

  说着接过他手中的竹箱,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小脸儿憋的通红,竹箱啪嗒一声,倒在地上。

  看着他可爱的小模样,顾驰捡起竹箱,另一只手牵着他,“现在你还小,好好吃饭,等长大后再帮小叔提东西,好不好?”

  大宝鸡仔啄米般点头,小嘴叭叭的说起一天的事情。

  “三郎,今日怎么回来晚了?”顾母赶快给他端来一直温热的饭菜。以往他回家的早,一家人在一起吃饭。

  “娘,你看”,顾母沿着视线看过去,自家宝贝儿子手中躺着几枚铜板。

  “这是从哪儿来的?”顾驰把事情说了一遍。

  顾母放下手中东西,捧着他的脑袋亲一口,“三郎,你真厉害,娘太开心了。”

  顾驰脸色微红,自己已经是小男子汉了,娘亲还是和以前那样,一激动就亲上来。

  大宝二丫在一旁看着,仰着小脸儿,“小叔,我们也要亲亲。”一人一边,糊了他一脸口水。

  顾母赶快把这消息告诉顾家其他人,“你们看看,三郎小小年纪就能拿到奖银,还考了第一名,比镇上的学子都厉害。”

  吴氏眼珠转了转,“娘,三郎发了多少奖银?”

  顾母喜滋滋的开口,“七文钱。”

  吴氏立马没了笑容,“才七文钱?”看着婆婆那幅样子,还以为有多少钱呢!

  顾母心情好,没和她计较,“一文钱一个肉包子,七文钱也快能买上一斤肉,你还不知足?”

  顾母看着顾大郎他们,“读书多辛苦啊,还不是为了以后咱们老顾家出人头地。三郎有天赋,却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这么大的责任,咱们更要大力支持。”

  至于两个儿媳妇,顾母也不强求,是真心还是假意,她看的分明。

  顾母拿出一个木箱,几枚铜板孤零零躺在箱底,“以后三郎所有的奖银,我都放在这里面,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能动,这是咱们老顾家的光荣。”

  她可不傻,现在是没多少钱,万一以后三郎有了大出息,家里其他人眼红怎么办,还是现在就把事情说清楚比较好。

  一晃眼,天气热起来,夏天作为一年最炎热的时候,吹的风都透着热气,沉闷的让人呼吸不过来。小狗爬在地上吐出舌头,知了在树上无精打采的鸣叫。

  期间又经过两次考试,其中包括一次期末考核,顾驰毫无悬念每次都是第一。

  现在小木箱里的奖银已经有二十二文钱,第一次的七文,第二次五文,还有期末考核奖银翻倍,成了十文钱。

  期末考核结束,此时中学生涯还有一年时间。不过在此之前,学院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情。

  第7章 夏至

  在第二次考核成绩出来后,乙班的谢林来到顾驰面前,他扭捏一会儿,不知如何开口。

  上一次他发誓一定要超过顾驰,可是这一次顾驰还是第一,想起郭策说的那句话,他掏出油纸递给他,“这些东西给你,把你的答卷让我看看。”

  顾驰摆摆手,把答卷递给他,“不用这些东西。”

  本来不情愿的脸上,逐渐认真起来,谢林星星眼的看着顾驰,“看你答卷,真是受益良多,以后你就是我师傅。”

  顾驰: 你经过我同意了吗?

  就这么,在谢林单方面的同意下,顾驰多了一个徒弟。

  乙班的同学打趣,“谢林,你不是发誓要赶超顾驰吗?怎么如今成了他的徒弟?”

  谢林白了他一眼,“顾驰简直是天才,作为他的徒弟,是我的幸运。认识他之后,才知道他的强大和天赋,虽然现在没有超过他,但我的心里一直树立着这样的目标,总有一天我会追赶上他。”

  顾驰: 好惨,有一个想要把自己拍死在沙滩上的徒弟。

  学院的夫子也知道这件事,倒是给了他们启发,先进生带动后进生,于是求知学院开始了红红火火的拜师活动,学子整体学习有了很大的提高。

  还有一年时间中学课程就要结束,在这一年中,所有的小伙伴都很刻苦。

  许是大家认识到时间的紧迫,平日贪玩的那些也主动拿起书本乖乖学习。即便如顾驰,挑灯夜读也是常事,吃饭的时候都要抽空看书。

  王夫子颇为重视顾驰,每次都会拿一些其他的书籍资料给他,可以让他不拘泥于目前的进度,积极吸取知识海洋里的精华。

  读书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眨眼间又一年过去了,甲班的学子此时又长大一岁,经过刻苦认真的学习,中学的内容全部学完,进入到新的阶段。

  在中学的最后一年里,知识内容加深,难度加大,而顾驰并没有辜负王夫子的期望,每次考试还是第一,木箱子里的铜板也多了起来。

  期末考核之后,王夫子来到学舍,“这是咱们最后一堂课,接下来你们就要准备童生考试。童生试虽是科举众多考试中最简单的,但是并不容易通过,有些白发苍苍八十高龄还在考童生。该教给你们的,也都告诉你们了。下面就靠你们个人的自律,好好复习,夫子相信你们。”

  他看着每一位学子,“大家寒窗苦读多年,能够看到希望,就不要轻易说放弃。但读书不是唯一的途径,如果在科举道路上走不通,及时抽身,还不太晚。师徒一场,以后有什么问题还可以继续向我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