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1 / 2)





  考棚里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应该是刚用艾草熏香过,夏季蚊子虫子多,不经意间就爬到人身上,用艾草熏过之后,味道好闻一些,也可以减少一些咬人的蚊虫。

  顾驰拿起抹布,沾点水,仔细擦拭案板和木板搭成的矮床,之前衙役已经打扫过,但再擦拭一遍,还是有灰尘,顾驰连着擦拭几遍,方才干净。

  所谓的床,也就是一个木板,依照顾驰现在的身高躺上去都有些勉强,脚掌要伸到床尾外了。如果是成年个高的男子,应该更勉强。

  他掏出考篮里的东西,替换的衣衫,汗巾子和抹布,提神的薄荷叶,还有防蚊的干艾草,把这些放到床板上,剩余的纸墨笔砚摆好在案板上,等待着衙役送卷。

  前朝院试,只有通过第一场考核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第二场考试。但文正帝为了公允,选拔全面的人才,给每一个童生一个机会,颁布命令,不仅仅院试,所有的科考都是考完之后再进行阅卷。

  全部考生入座,顾驰作为府案首,在第一排,正对着学政大人。

  第一排前面无东西遮挡,八月的日光依旧刺眼又热烈,直喇喇的射进考棚里,不一会儿就让人满身大汗。

  越往上一个等级,承受的东西会更多,同样是考生,他们这些案首,却要在最前面,在学政大人的眼皮子下面,接受最严格的监督,这就算了,这么大的太阳,后面的考生因有前排考棚的遮挡,是晒不到的,只有他们第一排的人可以晒到。

  所幸顾驰从小下过地,在酷暑时收割麦穗,倒是也能忍受,如果遇上娇生惯养、身体弱的,那也只能自认倒霉。

  清脆的钟声传来,衙役开始分发卷子。

  顾驰仔细检查一遍试卷,很好,没有缺损漏印,字迹也很清晰。他把姓名和籍贯填完整后,这才开始看题。

  院试分两场考试,第一场为正试,主要考察贴经、算学、一道五言八韵诗,还有若干有关律法、天文地理、农学等各方面的题目。

  第一场考试难度不高,但对于考生的细心程度和知识面的宽广程度要求很高,像这些律法和天文的知识,一般的农家学子怎么知晓;而这些有关农耕的题目,大户人家更是没有经验。

  第一场考试的题目,只能用全面又杂乱形容,既有书本内的知识,又有一些不多见的问题。不过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前几年的院试题也是这个特征。

  因此顾驰一直很有意识的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当时宛阳府的书肆周老板送了他不少书籍,而县学的也很是藏书丰富,李教谕也会搜罗一些好书给自己,是以这一年来,顾驰的知识积累突飞猛进,应付第一场的考试不在话下。

  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题目的困难是次要的,主要是天气的闷热,这才是真的难熬。

  八月份的天气,白日的太阳亮的刺眼,虽后排的学子不用接受太阳的洗礼,可也有缺点,两排考棚之间的甬道距离很窄,一个挨着一个连在一起,一点也不通风,呼吸一口,各种味道都有。

  午时用过饭,不少学子都会选择休息一番,不然难以应对接下来几天的考试。

  申时初,衙役准时来收卷,每张卷子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迹,第一场考试题量很大,写的字多,时间又长,一不仔细就会写错字,做完题后,顾驰又仔细检查几遍,确认没有错字,没有不该写的字,这才放下心来。

  交卷之后,闷了一天的考生出了考棚,茅房里排着长长的队伍,天气热,茅房的污秽处理的也不及时,晚上温度降下来,伴随着风这么一吹,得,这味道更难闻了,满考场都是这种难以忍受的味儿。

  顾驰旁边考棚的学子,衣衫虽不华丽,却也能看出是上好的布料,衙役送来的吃食摆在桌子旁,没有下筷。

  顾驰看着他面色不好,递给他一些薄荷叶,“泡茶喝,或者放在鼻尖闻,会好一些。”

  那学子看了一眼,“谢谢,不过不用了。”

  顾驰一愣,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考场的诸位学子,既是朋友,也是竞争对手。这个学子也是小心提防,尤其他们同为案首,彼此间关系更是微妙。虽顾驰是出于好心,但别人也不会轻易接下。

  临睡前,顾驰点了艾草,收拾好东西,伴随着各种嗡嗡的虫声,进入睡眠。

  第二日的考试才是大头,连考两天,一道策论,一道杂文,两道诗赋,还有经义题。每一道题的分值都很高,下笔前必须好好思量。

  第二日天气更加炎热,空气如同被凝固了似的,没有一丝清风,顾驰不经意间抬眼,好像连学政大人的衣衫都轻薄了几分。

  到下午的温度更高,有些学子已经打起了赤膊,露着膀子,一边擦汗,一遍写题,豆大的汗珠止不住往下流,还有一天的时间,还能坚持下去吗?

  这天下午,考场的衙役非常忙碌,已经拖出去好几个中暑晕倒的考生,院试三年两次,这次过后,就要再过一年多才能再次参加。顾驰不由得庆幸,自己坚持锻炼,加上出生农家,并不畏酷热,倒是还能继续忍受下去。

  第二场考试和第一场的内容截然相反,题目数量不多,但难度加大不少,顾驰每每下笔前,也是深思熟虑,在草纸上面打好稿子,才开始往答卷上誊写。

  荀学政离第一排的案首很近,自然能看清他们的一举一动。他的目光扫过顾驰的草纸时,不由暗自点头,即便打草稿也是干净工整,没有一点儿敷衍;这么热的天,脊背挺得直直的,没有一点儿松懈,此学子的心性非常人所能比,倒是让他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为了科考,也是吃了不少苦头。

  第二日考试结束,顾驰一旁考棚的学子,脸色更加苍白,他走到顾驰身旁,眉头微皱,犹豫再三,方才开口。

  第46章 院试结果出

  “顾学子, 能不能把薄荷叶, 再给我一些?” 他是灵河府的府案首,杜若茗, 昨日才拒绝顾学子的好意, 今日又主动找人家要东西,他的面色苍白中浮出一丝绯红, 有些不好意思。

  顾驰将薄荷叶还有一些其他醒脑的东西递给他,“你多喝点热水, 就算胃口不好, 也要强迫自己吃些东西,度过明天最后一日就好了!不过, 量力而为,自己的身体重要, 感觉不对劲就赶快向衙役报告。”

  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很珍贵的机会, 是以有些人就算不舒服, 也要硬撑着身子度过这几日的考试,但有些病来势汹汹,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就来不及了。

  在县学时,董夫子讲述过, 他就曾见过这种情况。拖着病体参加考试, 出了考场赶忙送到医馆里, 最后还是没来得及, 白白逝去一条生命。

  杜若铭挤出一抹笑容, “我知道了, 谢谢你,顾学子。”虽说要有提防之心,但顾学子眼神清明,话语真诚,并没有因昨日的事情对自己不满。

  又一个夜晚过去,虽有衙役时时清扫,但一千多人聚在一起,吃喝拉撒都在一起,气味真不是一般的难闻。是以衙役每天都要拿着艾草在整个考棚熏香一遍,清新气味。

  今个的题目,是昨日第二场剩下的另一部分题,顾驰拿到手,全神贯注的思索,飞快的从脑海中的知识里挑选出来所需的内容。

  成为秀才仅需通过三次考试,但每位学子苦读多年,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不少。只有在纷纭的知识中精挑细选,仔细琢磨,才不会混淆知识点。

  最后一天的内容主要是一道以“青”为韵脚的五言六韵诗,和一道经义题。

  经义题题目为:“所藏乎身不恕”。顾驰对四书五经很是熟练,一下子就找到出处,该题目取自《大学》第十一章中的一段话。

  找到出处就好办了,联系前后句来理解意思。修身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不管是做为童生的诸位考生,亦或是父母官,都要修身。

  那怎么修身呢,也就是如何才能获得题目中的“恕”?治国者要谨言慎行,言行一致;在官场上的人应该体贴百姓,为人民做主;对君子而言,只有自己具备道德修养,才能要求别人。

  想到这些,思考的方向就是对的,顾驰顺着这个思路仔细思考,在草纸上打了一遍底稿后,方才动笔誊写在答卷上。

  许是因为府试时题目有些超纲,这一次的考题倒是难度不大,没有脱离考生所学的范畴,但这无疑才是真正的提高难度。

  题目简单,不容易拉开差距,“泯然众人矣”,只有写的有新意、有特色,才能吸引诸位考官的眼球。

  最后一天可着实不太平,先是上午考场有人中暑晕倒,然后又有几位学子喝了太多冷水,受了凉拉肚子的,这气味可不算好闻,最后这个就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