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白月光男配不干了(快穿)第69节(1 / 2)





  夫人不好意思笑了笑,“唉,我也只是借花献佛,都是你爹的银子买的。”

  她嫁入卫家之前,并没有什么银两身家,卫家也是泥腿子出身,不同的是卫大郎二十年前从军,在军中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也被封了二品将军,家中钱财不少,在这上面并不拮据,也正是因此,她才有银子给继女买见面礼。

  夫人姓李,年轻时也是十里八村出名的美人,来求娶的人不少。

  但李氏最终看中了家中无父无母,只有一个妹妹的独户,卫大郎。

  用现代的话说,两人那时是真心相爱,李氏不在乎卫家穷,想着两人只要勤奋,总能拼出一份家业来。

  李家也是厚道人家,不嫌弃卫大郎没有双亲,也不嫌弃卫大郎有个才几岁的拖油瓶妹妹,给两人定了亲。

  当然,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卫大郎答应,等日后和李氏成了亲,如果有两个孩子,第二个儿子随李姓。

  李家只有李氏一个女儿,如果有个孩子姓李,李家便不算绝户。

  双方都满意,然而在即将成亲时,突生意外。

  要打仗了,朝廷征兵,卫大郎被征了去,两人还没成亲,却已经就此分离。

  李氏哭了好几天,却也只能接受现实。

  她没有听父母的话退婚另找人成亲,反而将那卫大郎留下的妹妹接了过来,她要等卫大郎。

  李家父母劝不动,又心疼女儿,只能任由她又蹉跎了几年。

  直到朝廷下了新律令:男子二十五,女子未满二十岁还未嫁者,要被朝廷分配。

  李氏即将满二十岁。

  李家着急得不得了,他们可不愿意让女儿分配,那些娶不到妻的男人能是什么好男人。

  李氏也心中惶惶,害怕不已。    这次,李家父母再劝,也只能答应了下来。

  李氏这个年纪,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李家给李氏挑选的夫婿人选也只能说是寻常。

  都是同村的青年,家境差不多,因为孝期耽误了娶妻,如今跟李氏凑到一对,倒也算般配。

  就这样,李氏带着卫小妹嫁给了姓容的丈夫,两人倒也相敬如宾,快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原主,容遇。

  可惜好景不长,李氏父母年纪渐长,逐渐支撑不住,一前一后相约离去。

  李氏悲痛之时,在丈夫儿子和卫小妹的陪伴下,倒也撑了下来。

  然而老天爷却像跟她作对一般,父母刚刚去世,丈夫又因为进山采药时,不小心滚下山,当场没了气,只留下李氏孤儿寡母无依无靠。

  李氏看着刚刚三岁的儿子,再次振作起来。

  她没有再嫁,一个人支撑起这个家。

  又过了几年,卫小妹出嫁,家中只剩下李氏和原主。

  李氏为了攒银子送原主去学堂,每日从早忙到晚,不仅要做家务,还接了好些活。

  采药制药,给人浆洗衣服,纺织刺绣……但凡她会的,她都在接活。

  而原主进了私塾,为了不辜负母亲的心血,刻苦读书,终于在十二岁那年考中秀才。

  又过了几年,战争终于结束,将士回朝,有人卸甲归田,有人衣锦还乡,有人平步青云。

  而卫大郎则属于最后一种。

  他身上有一股狠劲儿,在战场上英勇无畏,脑子也活泛,聪明,立下不少功劳,幸运的是他上官也不是爱嫉妒抢功的,十分看中卫大郎,屡次举荐,可见其爱惜之情。

  而卫大郎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上官对他有知遇之恩,在对方提出要将女儿嫁给他时,卫大郎直言有未婚妻,然而当朝廷新律令下来,卫大郎知道,李氏要嫁人了。

  这种情况下,上官再次提出嫁女一事,卫大郎不好再拒绝。

  李氏嫁人,他娶了妻。

  只是妻子是早产儿,身体不太好,在生下一个女儿后便缠绵病榻,又过了几年,终究是支撑不下去,留下一个不足五岁的女儿,病故了。

  此后,卫大郎并未再娶,直到班师回朝,他官升二品。

  得了假期空闲,卫大郎回到老家。

  他想见见李氏,如果李氏过得好,他不会打扰,如果不好,他会出手相助。同时还要接走妹妹。

  然而他还没打听清楚李氏所在,却已经在街上碰到了李氏。

  二人一人锦衣,一身粗布,一人威严赫赫,一人风霜寂寂,却都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重逢后的二人旧情复燃,得知对方都守寡丧妻后,便再续前缘,走到了一起。

  二人的感情和经历算得上是战乱时平凡又幸运的传奇,有人编撰话本,一时间竟也成了一段佳话。

  两个人成亲,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李氏有原主这个十八岁的儿子,卫大郎也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

  两个并没有血缘的男女,成了兄妹。

  而这个世界的女主,便是卫大郎的女儿,卫姝。

  静女其姝的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