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爱国学霸穿到50年后第4节(1 / 2)





  考室外面本就安静,大家不是在抓紧时间多背一点,就是闭目养神等待开考,因此很多女生都听到了宁芊芊和宁蔓华的对话,也暗自为宁蔓华的反驳点赞。

  对啊,女的怎么不如男的啦?居里夫人还不是女的?

  “姐姐!”被踩到痛处,宁芊芊被气得说不上话来,只好跺了跺脚:“我也为了你好!”

  高中时,宁芊芊的理科成绩非常差,分科时只能选文科,最后还是靠着各种比赛的加分,才以刚过一本线的成绩降分录取进了燕大。而原主虽然经常逃课,但在仅有的几次考试里,理科成绩都甩宁芊芊一大截。

  “别喊我姐姐,我妈妈只生了我一个,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也敢来攀关系?你上次是不是没听明白,我再说一遍,你再敢来惹我,我绝对会让你后悔。”宁蔓华一个眼神都不愿多给,信步走进了考室,徒留下宁芊芊在后面干瞪眼。

  宁蔓华坐在靠窗边的位置,慢慢平复心情。书桌安静地沐浴在冬日暖阳中,让人倍感安心。

  试卷发下来,宁蔓华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急着动笔,而是先大致浏览了全卷。

  前面的题目,考查的都是常规知识点,虽然设置了不少陷阱,但宁蔓华一眼便识穿,更是胸有成竹。

  最后一道压轴题,宁蔓华觉得有点意思。

  这是一道关于物体追逐的问题,问导弹a在特定飞行速度下,追踪逃逸的物体b,期间a的飞行速度每秒将衰减,飞行角度也将发生相应偏移,问a何时何处可追上b?

  宁蔓华迅速完成了前面的题目,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压轴题上。花了20分钟勉强画出了运动轨迹后,她才发现,常规的计算方法比较繁琐,难道还有更好的思路?

  宁蔓华沉迷解题无法自拔,一点都没有留意到,窗外,一位白发老者正盯着她的草稿纸和试卷,若有所思。

  数日后。

  物理系办公楼的公告栏贴出了转专业笔试成绩和入围面试的名单,宁蔓华和夏清秋挤进重重人群中,抬头寻找着熟悉的名字。

  突然,夏清秋双眼发亮,高兴地喊起来:“天啊!第一名!蔓华你进面试了!”

  果然,大佬只要愿意学,学啥都是大佬!

  作为室友,夏清秋心想,四舍五入我也算是大佬的女人了,我骄傲了吗?

  宁蔓华也看到了自己的各科具体成绩:高等数学100分,力学+热学98分,总分排在100多名学生的最前面。

  宁蔓华有点不满意,好歹我上辈子也读完大三了,为什么才98分,到底哪里扣分了?明明对过了答案,都没有错呀?

  如果夏清秋知道她的想法,肯定很想揍人!

  在为好友欢喜的同时,夏清秋嘟了嘟嘴,“其实你现在学俄语好端端的,干嘛非要转专业呀?”一个学期相处下来,她已经舍不得要跟好友分开。

  宁蔓华沉默了一下,“清秋,你看上次抗议回来后,多少人又开始悄悄准备考雅思了?”她望向远方,“如果我不学物理,将来会后悔的。”

  夏清秋顺着她的视线望去,校道旁的松柏上还缀着白色小花,缓缓开口:“希望你不会后悔这个选择。”

  多年后,有“最美外交官”之称的夏清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了这场青春对话。“是我的一位同窗,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5章 好大的口气

  很快,面试如期而至。

  宁蔓华换上白色衬衫和黑色半裙,显得神采奕奕,她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走进了考室。

  三张桌椅后各坐了一位考官,物理系的钱思博主任和温文主任分列两侧,中间是一位不苟言笑的老者。

  宁蔓华不认识他,但既然对方坐在中间,应该是很有话语权的考官吧?

  没容宁蔓华多想,钱主任率先发问,恰好是宁蔓华早有准备的问题,自是从容地对答如流。

  几个专业问题下来,钱主任和温主任都忍不住频频点头。随后,他们递给宁蔓华一份英语文献,让她快速浏览3分钟后,用英语进行回答。

  “in my opinion……”经过一段时间的突击训练后,宁蔓华的英语水平说不上特别好,也念不出所谓标准的伦敦口音,但看简单文献和基本交流还是没问题的。

  两位主任连番提问后,坐在最中间的老者始终不动声色,最后,考室安静了下来。

  终于轮到老者发问了,宁蔓华的心一紧,生怕会遇到什么刁钻艰深的问题,脑子飞速地转着。

  “你为什么要学物理?”低沉的声音从考官席传来。

  宁蔓华一顿,毫不犹豫地回答:“国家需要的,就是我要学的。”

  听见这坚定的答案,老者恍惚间回到了60多年前,当他的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一位同窗也是这么回答的,这位同窗用一生践行了这个答案。

  同样的问题,老者曾问过其他学生,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

  “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物理,动手能力很强。”

  “因为21世纪是物理的世纪,我很看好物理未来的发展前景。”

  ……

  只有宁蔓华这个眼里有光的女娃娃敢说,因为国家需要。

  听起来假大空,跟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那么格格不入,但老者能感觉得到,她脱口而出的话发自肺腑。

  他对这个女娃娃有印象。

  笔试的压轴题,是他特意从考研试卷里抽出来再加以改动的,本意只是想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想到,还真有学生算出正确答案了。

  宁蔓华的解题思路有别于标准答案,却更加精妙简洁,充满灵气,是个搞物理的好苗子。

  然而,仲永常有,能否成才,得看他们的志向与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

  “小姑娘,好大的口气!外面都说,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你怎么就确定,自己能坐得住科研的冷板凳?”老者盯着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