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屯垦生活第60节(1 / 2)





  “这边政策好啊,房子也便宜。”陈红兵解释,“最主要的是他家里兄弟多,他想自己创业。”

  “你跟着干几年,日后要是条件允许,自己出来开医院也未尝不可。”林卫国道。

  “那得有大本钱才是,我现在是不敢想,”陈红兵笑了笑,“原本想辞职开个诊所,如今的人都嫌医院挂号排队化验麻烦,去小诊所看病的人可不老少。”

  “自己开诊所也行,”林卫国赞同,“就是操心,担风险。”

  “谁说不是啊,所以我想了想,还是去给我朋友干,也是学习经验。”陈红兵叹息,“现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机遇多得很,这不,房地产在内地已经火起来了,各单位的家属楼也开始卖给个人,这是个遍地黄金的年代,就看咱们能不能抓住机遇淘到金子了。”

  “你说什么?”林卫国心头一动,问道:“单位分的房子卖给个人?”

  “是啊,内地早都开始了,咱们这儿也不远了,”陈红兵对林琼道,“等有了钱,咱们回诗城买一套房,老了之后养老,诗城的气候可比墨城好多了。”

  “要照你说的,不如回湖州买房,我们湖州依山傍水,气候更好。”林琼道。

  “行行行,等以后有了钱你说在哪儿买房咱就在哪儿买房。”陈红兵道。

  大家哄笑,笑的林琼不好意思了,往陈红兵碟子里夹了个鸡翅:“赶紧吃东西堵上你的嘴。”

  这顿年夜饭让林卫国感触颇深,让他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未来,也对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计划,但日子要一天天过,计划也要一天天实现,他让自己沉下心,如今当务之急是把厂子盘活,不但要盈利,还要增收,只有有了更多的钱才能抓住未来更多更好的机遇。

  第73章 噩耗

  新年新气象,开春前,林卫国便领着厂里职工将所有年前生产出来的播种机调试好,再装车发出,他和赵国兴又兵分两路,赶在播种前往各农户家现场调试,做好售后工作。

  产品质量好,售后有保障,农户们给钱也痛快,为了提高订货量,林卫国并没有要求订货时必须付全款,交百分之五十的定金即可,如今收尾款还算顺利,但难免有几户鸡蛋里头挑骨头,借机不给钱的,林卫国软磨硬泡,好歹是要上来了,但他担心赵国兴若是遇到此类状况没法应对,可两人离得远,他即便担心也顾不上,等到将所有农户都转遍了再回昆岗和赵国兴碰头,才知道她确实也遇到了类似的状况,她好说歹说收上来一些,还有几户欠着,少不得还得林卫国去要,林卫国将这些收了货找理由不给钱的农户都记录下来,下回再订货一定让他们付全款。

  这一年,厂里加上采棉机的纯收入差不多十八万,超出了林卫国的预料,赵国兴更是兴奋地说不出话来,两口子怕钱放在家里不安全,只留了一万分开藏在家里各处,剩下的全都存进了银行。

  能挣钱,赵国兴才算是放下心,又催着林卫国赶紧出去跑业务,林卫国也正有此意,趁着种子刚播下去,后期田间管理所需的各种机械农具也开始准备起来,好在这次出去调试时,一些农户已经定了货,他在春节期间也没闲着,赶制了一些图纸,以备自家出门时厂里生产用。

  这次出去他依然打算叫上李雪松,上回两人配合的不错,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别的打算,原本以为这孩子心浮气躁不靠谱,如今看来,倒是干劲十足,林卫国将此想法说于赵国兴听,赵国兴自然高兴,一来林卫国独自外出她实在也不太放心,谈生意哪有不喝酒的,她怕他受不了,另一方面,李雪松毕竟是自己人,不说帮衬,可若是跟着干总是比旁人来的更尽心些。

  当天晚上,赵国兴便去了姐姐赵国丽家,李雪松年前收了几车水果发往内地,倒是挣了些钱,可倒卖水果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干的活儿,昆岗这边的水果也多,小白杏、水蜜桃、香梨、苹果、西瓜、甜瓜、葡萄,要说便于长途运输的还就是香梨苹果西瓜,可这几样都得到夏秋季才能下来,难不成这些日子就在家里等着?她将林卫国的意思给赵国丽说了,并讲明会给李雪松发工资。

  赵国丽自然是愿意的,孩子总待在家里可不就废了,可她也不敢替李雪松做主,直等着晚上李雪松从朋友家回来问了此事,李雪松一听自然是一万个愿意,别说他如今没事闲在家,就是有事儿也得跟着姨夫出去,一来出去跑客户对他来说也是受益匪浅的事儿,哪个团场没有果农,果农也得用农用机械啊,正好联络感情。

  事儿说定,两个人三天后便出发了,赵国兴在昆岗负责工厂里的事儿,说来也是奇怪,这赵国兴从未当过管理人员,如今自家的厂子交到她手中,林卫国原本还担心她管理不好,没曾想她打理得井井有条,把工人们管理得服服帖帖,倒是让林卫国能毫无后顾之忧的出门。

  三个月后,林卫国和李雪松回来了,这次出去收获颇丰,两人跑遍了南疆,又去了北疆,北疆相对于南疆,农用机械覆盖面更广,产品种类也多,有很多新设计,林卫国专门买了个照相机,将新产品都拍了照片,打算回来再研究。

  进入夏季,墨城房改政策也下来了,林卫国两口子付了两万多,将原本油脂厂分到的那栋房子买了下来。

  所有的事儿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房改政策,墨城猛然多了好些各地过来的开发商,旧楼拆迁,又盖了新的高楼大厦,便是昆岗这个以农为主的小团场也开始修建楼房。

  改革春风吹大地,市场经济并没有忘记农业发展,国家开始大力支持农产品支持经济作物,那些下岗职工渐渐意识到在团场有块地才是最保险的事儿,若说农业生产有靠天吃饭的风险,可政府每年会根据年景给农户补贴,倒也不至于赔钱,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开始去团场承包土地,昆岗的棉产量节节登高。

  林卫国也动了心思,可一来他实在分身乏术,即便承包了土地也顾不上去种,二来修造厂才刚接手,虽说头一年盈利,可按照这个形势看,以后竞争只会越发激烈,还得用心经营才是,土地承包的事儿不打紧,昆岗大了去,戈壁沙漠,开荒种田,等厂子稳定下来,他们有钱了再说也不迟。

  ===============

  年前陈红兵说要辞职,翻过年果然和医院递交了辞呈,交接完工作后,他便去了朋友的私人医院帮忙,私人医院不比师医院,工作时间虽然是固定的,但忙起来却没个点儿,再加上又是刚起步,他也算是入了股,又是朋友的医院,于情于理都该更上心,所以也不像从前按时上下班,常常中午不回来,晚上天黑才着家。

  林琼带高中年级,事情本就多,原本比陈红兵忙,如今是两个人一块儿忙,好在林早早和陈磊都不用操心,放学回家林早早便能将饭做好,也幸好有她在,还能看顾着陈磊。

  高一下学期,林早早明显感觉到紧张,学业重是一方面,班里的同学也渐渐知道努力,好些住宿生因为宿舍定点熄灯没法学习,都买了应急灯,教室里的插头从早到晚都插着应急灯充电,因为学校不允许学生熄灯后看书学习,他们就在宿舍的床边拉了深色的厚帘子,晚上挂上帘子拱进被窝看书,有时宿管瞧见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转眼高二,选文理科的事儿提上了日程,林早早经过两个假期的补习,渐渐开了窍,学数理化倒也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虽然无法像有些人那样一学就通,倒也不至于一两个小时做不出一道题,所以她果断选择了理科,这事儿林琼提前问过她,也和林卫国通了气,倒没有任何波折。

  文理分科,自然要换班,林早早和蓝天不出所料的还是在林琼的班里,虽说都认为学理科以后会更好找工作,可理科班依然是男生多女生少,而整个年级的文科班也只有两个班。

  因为高二要会考,所以依旧和高一一样所有的课程都要学,学习任务非但没减轻,反而更重,大量理科试卷发下来,几乎每晚都要做卷子。

  林早早每晚十二点之后才能睡觉,林琼怕她身体累垮了,每晚给她加餐,可即便这样她也瞧着比从前瘦了些,林琼怕她给自己压力太大,从来不提让她努力的事儿,只让她学会生活,学会照顾自己,并会在学习之余让她做一些日常的家务,也算是换脑。

  林早早和蓝天也都争气,每次的月考都能稳坐年级前十,照此下去,考个一本是绝对不成问题的,这让林卫国两口子和林琼十分欣慰。

  然而此时却发生了噩耗,赵国兴的父亲赵春德突发脑淤血抢救无效去世,林卫国专门来昆岗接林早早回去参加外公葬礼。

  林早早虽然觉得外公偏心,但其实赵霞赵宁不在身边时,这个外公对他们几个外孙外孙女还是挺好的,所以当她看见妈妈赵国兴和舅舅姨姨哭的跟泪人似得,忍不住也落下了眼泪,几个女婿也都红了眼圈,老人去的太突然,若是他们能预知,大概都是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然而如今真可谓子欲养而亲不在。

  赵春德毕竟是老革命,团里接到他的死讯后专门下了讣告,召开了追悼会,如今已经不允许土葬,而昆岗又没有火葬场,遗体必须拉到墨城火化,因为赵春德去的太过突然,墨城的陵园也并没来得及购买墓地,墓碑也没来得及刻。

  一家子老老少少都沉浸在赵春德突然去世的悲伤中,全靠林卫国和路忠诚等四个女婿上下打点,林卫国对墨城熟悉,先过去陵园看墓地,倒是看好了几处,可他也不敢擅自做主,等到一家老小跟着赵春德的遗体过来后又去看,因为赵国兴的娘王清去世后会和赵春德合葬,所以墓地由她亲自挑选。

  其实这陵园里的墓地大同小异,一行行也不讲究风水,实在没什么可挑的,林卫国实在不明白岳母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究竟在看什么,可死者为大,他并没有阻拦,耐着性子陪着看,待看好才去交了钱,又定下来墓碑雕刻的内容。

  墓碑雕刻最快也要三天,赵春德火化后先放在骨灰盒中拿回了林卫国在墨城的家里,赵国兴的哥哥姐姐妹妹等所有亲戚也都去了他们家,三天,谁也没劲儿再回昆岗折腾,便住在这儿等着。

  虽说林卫国家的房子是三室两厅,可这么些人要住下也实在是拥挤,若是往常,大可以去林琼家挤挤,可如今大家都戴了孝,实在是不方便去,索性打地铺,也就三天,将就将就也就过去了。

  三天后,一大家子去了墓地,下葬立碑,烧纸放鞭炮,少不得又是一顿哭天抢地的哀嚎,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即便再悲伤也要还要继续生活下去。

  王清死了老伴,一个人住赵国兴不放心,几个姐妹,包括哥哥都有孩子要照顾,只有他们两口子独自住在昆岗,她和林卫国一商量,索性搬到老干所陪着王清。

  办理赵春德后事时王清瞧着悲伤是悲伤,精神还算不错,如今所有事情告一段落,她却整个人都憔悴了,大病了一场,在卫生队住了两个星期才渐渐好起来,赵国兴这些日子一直陪着老娘,厂里的事儿全靠林卫国一个人忙活,好在所有事儿都已经走上了正轨,有赵国丽和刘春芳帮忙看着,倒也没出什么岔子。

  第74章 高考

  转眼又是一年,林早早和蓝天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第二次转折,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次,高考,为此,林卫国和赵国兴放下昆岗修造厂的活儿,专门回墨城陪她。

  大约是高三时大小考不断的魔鬼训练将人考皮了,林早早和蓝天对高考已经可以从容不迫,坦然面对,反倒是林卫国和赵国兴显得十分紧张,尤其是林卫国,简直比他自己当年高考还紧张兴奋,也不知抽什么风,即从药店买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补品,例如健脑补脑,增强记忆力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