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三章问题(1 / 2)





  进球后的腾飞球员们在庆祝着,王钟一边和姜涛拥抱,一边有些奇怪的看了周健良和李琦一眼——这两人怎么会撞到一块儿去的?默契问题吗?这倒是有可能……

  李琦则是很恼火,他明明可以及时对姜涛进行干扰的,封堵也有可能,结果和周健良撞了一下——他胳膊到现在都还在疼呢。

  “干嘛非要这时候冲过来?这不是就卧底了吗!”

  虽然平时对周健良有点怵,这时候李琦依旧恼火的说了一句,也不管周健良会不会过来打他了……

  周健良却只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下次不会了。”他说。

  周健良既然都这样说了,李琦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本来他作为后腰,保护禁区前沿就是他的事情,现在多了个周健良,两人又没有默契又没有配合,注意对手的同时还要注意队友,真是累啊……

  场边的晓峰却是面不改色。

  想要进步,就得让问题暴露出来,在这样的热身赛暴露出来,总比在正式比赛中暴露出来要好得多。

  周健良当一个防守自由人,这是可行的,他的跑动能力和防守技术都能够担任这样的位置。

  可是正如人生活在社会中一样,球员也是在一支队伍中踢球的,这样的一个自由人,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会很困难,如果和队友跑位重叠,不但是浪费防守兵力,还容易形成反作用,刚才那个丢球就是例子。

  丢了一个球,自然就要找补回来,比赛重新开始之后,二中发起了反扑,这次进攻就不是只靠三个人去打对方的一支队伍了,刘越扬开始前插,两个边后卫也不断的前插发起进攻,给队友牵扯出空档来。

  孟秋有了足够的出球路线,这让他的组织开始变得游刃有余起来,五分钟后,他和刘越扬还有魏明连续打出一脚传递的配合,然后自己朝禁区内突破,吸引了对方后卫的注意力之后巧妙的传给刚刚跑位出空档的云飞扬,云飞扬第一时间起脚射门,为二中扳平了比分。

  “这条进攻线没什么问题。”晓峰在场下暗暗点头,现在二中前场三叉戟中,最重要的反而是孟秋这个看起来默默无闻的球员,然而他却能够连接中场和前锋,每次进攻中他也许不是发起者,也许不是终结者,可是在进球的过程中,他的触球次数是最多的。

  “现在二中的进攻核心,实际上已经是孟秋了,而不是被外界更看好的云飞扬。”

  晓峰在心里想着,孟秋的崛起虽然只是小组赛最后一两场的事儿,然而他的作用却极其重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云飞扬再能进球,也需要有传球,孟秋能够担任最后一传的角色,他还能够组织进攻,还能自己突破……这样的一个全能的进攻手,自然很轻易就能成为大家都依赖的对象。

  晓峰不介意二中是一支要依赖孟秋的球队,在这样青年队的比赛中,依赖球星反而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能够培养出更出色的个体球员,而不是培养出一支球队。

  晓峰也不想把二中打造成一支和其他高中强队格格不入的球队,如果把二中打造成一个整体,也许二中能够横扫全国的高中强队,然而云飞扬、孟秋还有周健良这些个人能力出色,才华横溢的年轻球员却极有可能失去个人的特色,这是晓峰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前场,他没有限制云飞扬和孟秋的踢球方式,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在后场,也没有限制周健良——这就要看周健良能不能够迅速的积累经验了。

  后场自由人,位置不固定,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考校经验和与队友默契程度的位置。

  后场自由人要做的是什么?

  对方进攻的时候,及时判断出对方进攻球员的路线,然后探查出队友防守的区域,去最薄弱的地步补位——而不是傻乎乎的跟着球跑,人跑得再快,也没有球跑得快。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身体和技术上的硬性指标之外,还需要有出色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整个后场的局势需要在脑海中第一时间判断出来,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起到一个后场自由人的作用。

  身体和盯人技术这些硬性指标,周健良是一点都不缺的,可是在洞察和判断上面,却还差得远。

  二中扳平比分之后,腾飞再度发起了进攻,防守是他们不擅长的,他们也不想在这样的热身赛中防守——不就是对爆吗?谁怕谁啊!

  王钟在前场接到了队友的传球,当李琦逼上来的时候,王钟一连串的晃动让他判断出现了偏差,王钟立即从他身边冲了过去。

  刚刚晃过了李琦,王钟就看到周健良出现在了自己面前,在心里叹息了一声他来得好快之后,王钟抬脚就将球传到了边路。

  周健良并没有放弃对王钟的防守,而是直接跟上了王钟,王钟朝着禁区内跑去,周健良也跟着跑了过去,却正好和高猛的防守区域重合了。

  腾飞边路传中,周健良和高猛两个人的防守注意力都在王钟身上,其他的防守位置显得薄弱了许多,韩明被对方那个中锋压制在了身下,中锋迎球甩头攻门,林冰扑救不及,皮球再度飞进了二中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