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三章人择原理

第一百七十三章人择原理

人类幸运的在宇宙之中诞生之后,文明得以产生,在人类进步的同时,有智者总结出一个原理:人择原理。人择原理可以释义作: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这个样子,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

当人们进一步质疑:“为何宇宙是我们看到的这种样子”

回答很简单:如果它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就不会在这儿

人择原理很奇特,这是一种智慧生物在面对未来时的选择。把人择原理再次细分为强人择原理和弱人择原理之后,智者们发现了一个相当违背最优化判断的结果,强人择原理总是输给了弱人择原理。

这就好比商业范畴之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弱人择原理终究将会导致人类文明从创造潮流变为了试图和潮流同步进而在潮流里被淹死。

当下的现象,赵缺日知道这是非常之可笑的弱人择原理的显化,例如:为什么今天会出现大量的杰克苏?玛丽苏?是因为现在当今的主流一代完全是程序化教育之下的结果。就这样的脑回路模式,又怎么能避免反过来促使潮流之源头向他们逐渐的跪下呢?大量的幼龄化的模式充斥在创作之源头,然后再次回馈给这一群弱人,直至完成整个弱人化选择现象。

就这样的模式,也才会进一步促使人工智能的提前进入人类本身社会,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政商界绝顶的人才一直在鼓吹,并预言这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可是赵缺日就想问问,人工智能把这群弱人择群体代替了之后,人类文明将会走向何方?程序限制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对人类本身产生危害?

智能,无论是不是人工的,往前推理,得出的结论安全度似乎不那么可靠,因为二代智能有可能是可自主进化的智能。仅靠着程序的限制,犹如人类自己仅靠道德来限制人本身不去堕落或犯罪一样的可笑。

这就是当今政商科研界绝顶人物为未来人类选择的潮流,人类的种种行为,从文明大爆炸以来,完全是作死似的在折腾,自毁有时候真不是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造成的,而是来自于人类自己的反进化,这种反进化潮流的形成,就如同宇宙中的弱人择原理导致的宇宙是今天这个样子一样。

很难评价弱人择原理的正负作用,但又很难界定弱人择原理的好与坏的因子,形成一切的是早就发酵了的,等人们看到了这一现象,其实做任何努力都已经徒劳了。

当今大宋王朝,有几个需要赵缺日自己理清的治国原则。首先是媒体治理,媒体的管控绝不是屏蔽某些言论和屏蔽某些字眼,不是这样的,也不应该是这样,因为这样下去必然会导致另一种坏现象,那就是管控依然处于人为治理而不是法律治理。

属于违法的,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按照法律办事就是了。不属于违法的,干嘛要通过屏蔽族群文字以达到目的?这不符合道理。可能有人会举例子说明晚明的社会整体性堕落思潮,可这里恰恰又是上面说到的弱人择原理一样,民众在一方面被压制的毫无希望,在另一方面又完全化的自由,两相挤压之下产生的族群扭曲化,后代又怎么能不长歪?

在媒体之下,所有属于精神范畴的经营,无论是书籍、游戏、视频等等,都有必要按照法治化来治理,虽然这个治理将会导致大量的人力和国家资源投入,但是这些投入是必要的。

法制化的治理,需要大智慧,需要尽可能的排除人的主动性干扰,无论这个主动性出于何种目的。当政者的管理,应该有一种超前的意识,这个意识就是要真的以人为本才行。

以人为本提了好多年了,可是所有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选在当下的以人为本未必就真的是未来的以人为本。这么绕只是需要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人类自身的智力和肉身逐渐的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类自己最终还能剩下什么?

回到赵缺日的基本盘来看,大宋王朝冗官现象那么严重,接近国民人口总量的13:1的官员群体,不这样好好的分流,难道将养在原有的位置上贪腐?就算不贪腐,不作为是不是官员集体性的另一种逃避?

赵缺日觉得有必要把大宋王朝的立法体系再次细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社会层面的问题收集,另一个是原有的立法层面的立法。社会层面的问题收集和立法层面的立法两者没有统属,但是工作上的上下游关系。社会问题的发现和收集,又需要两种方式共同组成,一种是民众的意见渠道,一种是机构的主动调研。

两者既要作为立法的方向,又要为立法治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给出基础性依据。最后,再附加一个立法后的法制治理效果,这才是赵缺日心目之中的最完美社会法制化进程设计。

另外,当代商业和社会封神的人物,一定要排除带领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更大范畴的弱人择现象的作俑者,现代商业和科技的发展莫不如是。

人挖空了心思,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孰不知正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社会貌似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解决了多方面的社会需求,可这样的进步的背面是恐怖的,群体性的需求解决,必然会导致人类的个体退化进一步退化,无论是肉身还是心智。

所有人都可以想一想,当今的人的肉身和心智的退化现象,可以佐证赵缺日的这一顾虑,并不完全是过度的担忧。

文明必然伴随着进步,这个目前还有待反过来商榷的结论,在赵缺日的第三个弟子肖尚做出的猜测一样,赵缺日看到了文明演化的多样性变化。

事实上,如同智者在研究宇宙学的时候,曾经估计到的那样,假如有多个平行宇宙共存,那人类完全只是一群再胡乱敲打文字键盘的猴子,这群猴子很多时候敲击出的往往都是一些无效乱码或死路,可总有例外有猴子会敲击出千古名句,而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也不过是猴子无意识下形成的一种选择性结果而已。

未来,人类进化到动物的第三状态,必然不可能通过这样的无意识选择而达成,动物的第三种状态,是人类进化到星系文明的前置性条件,没有这个基础,宇宙自我毁灭之前,终将会先行把人类毁灭。

超脱,的确太难了,在赵缺日现在的认知之内,起码有多种障碍横档在前行的路上,无论是物理性的,还是精神范畴的。

而现在突然因为科技的进步,导致人类逐渐萌发了种种新的思维,在科技的支持下,人工智能就这样悄悄地来了,乐观的肯定报以无比支持态度来拥抱人工智能化。

可赵缺日是悲观者,人工智能好比那个著名的魔盒一样,至于打开盒子,放出来的终究是天使还是魔鬼?真的就能这么自信?

尘埃一样的星球在宇宙里,微生物一样的人类怀着的自信是那么的扎眼。从无量量到细微微之间,心神意识的穿梭不可阻断,这或许是第三者故意留给我们的后门,只看我们自己能不能参透破解。

物理性的目前还好,鉴于科学近现代做出的卓越贡献,宇宙学的研究有了人类群体性的资源支持,可是精神性的范畴研究,往往人类目前还没找到发力点,科学的飞速发展,并没有让人类对精神领域的研究有新的模式和新的突破,不知道还需要等多久,文明的选择才会做出最终正确性的调整。

人择原理,这是一种我是谁?我因何在此?问题的反证式回答,这个回答虽然不算完整,但总算是一个回答,虽然说了等于没说一样。